手机厂商盯上网络营销

相关专题: 华为

  胡里奥

  “手机控”林志颖近日在微博上表示,想拥有一款以儿子Kimi为主题元素的定制手机。随后,小米创始人 雷军 马上自告奋勇,称愿助其实现梦想。在业界看来,这无疑是一次成功的互联网营销案例。借助《爸爸去哪儿》节目的影响力,雷军又一次免费宣传了一下自己的产品。

  事实上,通过互联网卖手机正是小米的特色。每周固定时间的网上抢购活动,成为米粉的狂欢节。在“双十一”期间,小米以5.5亿元的销售额成为当天天猫商城的销售冠军。

  从目前来看,小米的互联网营销是成功的。这也让在整个产业链底端的国内手机厂商纷纷起而效仿。中兴智能手机Nubia近日推出“大牛”和“小牛”手机并借道京东商城;华为“Honor荣耀”系列手机专走电商渠道;联想推出了子品牌VIBE,尝试以纯粹的互联网模式来营销自己的手机。传统手机厂商触网成了最近的新闻热点。

  在“硬件复兴”浪潮的席卷下,传统硬件厂商如果仅仅是借势扑腾两下,最多也就是博取些许眼球,证明自己的存在。

  如果你不改变自己,那么终将被别人改变。事实上,互联网改变手机制造行业,这已经是第二波了。此前,互联网巨头如 百度 、阿里、360、盛大等通过定制手机操作系统ROM的方式已经强势介入手机生产环节。他们通过在手机中预装应用程序,试图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这样的终端往往以现金补贴的方式拉低产品售价,消费者自然会买账。 周鸿祎 甚至预言,“硬件零利润”的时代不久即将到来。倘若如此,手机厂商就只能仰人鼻息了。

  另一方面,B2C的互联网生产方式也正在颠覆传统的手机制造业。B2C可以理解为按需定制,从手机的外观颜色、后盖刻字、硬件配置、软件应用,这些都是用户说了算。今年5月底发布的青橙N1可定制手机第一个月就给出了10万台的亮丽业绩。有专家认为,B2C模式的核心是先由消费者提出需求,后由生产企业按需求组织生产。传统手机企业并非不重视消费者的需求,只是传统企业对消费者的需求挖掘得不够彻底,同时周期太长无法及时响应需求的变化。

  近日,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要做的是 亚马逊 一样的公司。小米的核心业务并不是销售终端,而是周边游戏、音乐、内容等互联网服务领域。就国内其他手机厂商而言,互联网所带来的改变,并不主要体现在营销和渠道的变化,而是体现在整个生产方式和利润分配上。因为再多的营销手段创新和渠道的拓宽也只是“技术”层面上的改变,而并非“战术”层面上的。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才是关键的一环。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2、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3、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4、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5、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7、回复“6G31”免费领取《基于云网融合的6G关键技术白皮书
  • 8、回复“IM6G”免费领取《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