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玩手机易失明专家称毫无根据

  近日,在微博和微信上流传着一则消息,称黑暗中看手机易失明。消息称长期在黑暗环境下受手机光线直射,就会导致不可逆的“眼底癌症”——黄斑变性。对此,有人担忧,有人存疑,还有人甚至并不知道黄斑变性是什么。为了证实消息是否可信,本刊请教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眼科沈玺主任医师,请他为我们揭开这一疑虑。专家表示,这种说法没有科学根据。

  无证据显示手机强光会导致黄斑变性

  对于网络上关于玩手机导致失明的消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眼科沈玺主任医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医学出发,应该说这没有科学根据。晚上看手机,的确光线比较亮,对眼睛是有刺激的。但是说因为看手机造成的失明,这个论断从理论上说是不成立的。当然对眼部有一些损害不能排除,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人的一生当中,从出生到慢慢长大,到年老,眼睛主要是受到光损害,光损害以后人的色素上皮细胞、神经细胞、视觉细胞,都会导致慢慢地衰老,跟光是完全有关的。并且,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导致干眼症,这个是全世界公认的。”因此,专家提醒大家,尽量减少黑暗中看电子产品,这样有利于保护眼睛。

  那么,黑暗中看手机或者说看电脑屏幕,对黄斑变性有直接的作用吗?专家表示,理论上没有作用。因为黄斑病变本身的发病机理现在都不是很明确,往往是与长期吸烟、高龄、高血压、高血脂,甚至高血糖有关,有的疾病是跟家族遗传因素有关系。

  另外,黄斑变性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MD ),俗称老年黄斑变性,它与年龄因素相关,通常是高龄退化的自然结果,多发于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还有一种黄斑变性是与高度近视有关,目前亚洲人群中高度近视的人越来越多,高度近视已经成为中年人群患黄斑变性的主要原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如果有30-40岁的人患上了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一些特殊的原因导致,可能由来自全身的疾病引起。

  黄斑变性并非癌症,早查早治是关键

  对于传言中提到的“黄斑变性是眼睛的癌症,是无法治疗的”这一观点,沈玺主任医师告诉我们,黄斑变性并非癌症,没有那么可怕,并不一定会导致失明。是否会失明需要看黄斑变性发展到什么程度,在什么部位,是否得到正规治疗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可分为干性和湿性两个类型,患病人群中大约80%-85%是干性的,15%-20%是湿性的。干性病程发展缓慢,主要是由于色素的丢失,丢失到一定程度,会影响到黄斑中心凹,就会丧失视力。湿性是由于视网膜产生了新生血管,是不正常的血管。一旦有了新生血管,就会引起视网膜水肿、出血,视力急剧下降。

  专家强调,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的湿性黄斑变性如果不及时治疗,任其发展,视力就会下降到0.05以下,就归为失明。目前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还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一般建议口服一些矿物质类或者维生素类的药品,并且定期复查监控病情。对于湿性的来说,现在可以通过OCT检查、荧光造影检查等来判断病变的程度。当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眼内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可控制病情发展,提高和稳定患者视力。最后,谈到如何预防黄斑变性时,专家表示,目前可以尝试的办法是补充叶黄素,因为它可以补充黄斑缺失的矿物质。玉米、蛋黄内都含有大量叶黄素,是很好的补充叶黄素的“武器”。但是叶黄素到底补充多少,补多长时间才是有效的,现在并没有巨量的准确论据。除此之外,避免在日照很强的时间外出,避免长时间用眼,也是可以推荐的方法。但是,最有效的预防黄斑变性的方法还是早检查、早诊断,根据医嘱规范接受治疗,才能及早控制黄斑变性,挽救视力。

  [阅读延伸]

  干眼症,白内障等疾病与看手机有一定关联吗?

  专家指出,干眼症理论上讲跟多看手机、多看电子产品完全是关联的,因为人的眨眼,通常来说一分钟眨15次左右。但是如果看东西时间久的话,人的眨眼次数会减低。人的表层有一个泪液膜,是起保护眼睛的作用。泪液膜因为眨眼次数的减少,得不到相关成分的补充,就会导致眼睛干涩。长时间的用电子产品,可以导致干眼症。而对所谓的用电子产品可以导致白内障,又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除非光线达到一定的强度是可能的。高原地区的人为什么会生白内障?因为紫外线太强,防护不好,所以白内障很容易发生。手机,或者iPad电子产品,包括一般的电脑屏幕,看多了得白内障,理论上并没有很强的因果关系。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2、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3、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4、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5、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7、回复“6G31”免费领取《基于云网融合的6G关键技术白皮书
  • 8、回复“IM6G”免费领取《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