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微信收费之争四大疑问 腾讯与运营商协商

相关专题: 中国移动 5G

  “微信收费”,这原本是电信运营商与腾讯之间的商业博弈,目前却演变成了一场不断升温的全民大讨论。收费与否和怎么收,在困扰着运营商和腾讯公司的同时,也刺激着超过3亿微信用户敏感的神经。

  昨天,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政府不干预微信收费问题,经营者需根据市场情况来决定其是否收费。随着收费之争回归市场,运营商和腾讯公司之间待解的问题还有很多。

  □进展

  工信部:政府不干预微信收费

  对于微信收费的讨论已经发酵了数月,在运营商与腾讯僵持不下的情况下,主管部门工信部的态度就显得尤为关键。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昨天表示,工信部鼓励和支持包括微信在内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发展。针对这些新业务,政府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即由经营者根据市场情况来决定其是否收费。

  此前,工信部部长苗圩曾表示,运营商向腾讯收取流量之外的费用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运营商绝不能利用垄断地位去遏制互联网增至业务的发展。他表示,工信部正在协调运营商微信收费一事。此番表态中,“协调”一词也说明,在这件事上,工信部不大可能变成裁判员来敲定结果,而更多的是担任调停员的角色。

  而在昨天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给予了更为明确的回答。“微信从2011年推出以来,该业务是否收费或者怎么收费都是由其经营者依据市场情况自主决定的,政府部门没有干预,未来工信部也将坚持这一原则。”张峰强调,对于腾讯向用户承诺的“微信绝不会对用户收费”,工信部对此表示支持和欢迎。至此,微信收费之争再次回归市场,而运营商和腾讯公司之间仍然有很多问题待解。

  □解读

  为何收费?

  担心信令风暴

  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对于腾讯应用的不满由来已久。在去年12月份的中国移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就在发言中提到“腾讯QQ占用运营商资源非常大,原来的一些机制不太适合传统运营商的网络设计。”不过究竟哪里不适合,李跃并没有细说。

  今年3月份,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道出了微信业务给运营商带来的压力,称微信仅为中国移动带了10%的移动数据流量,却占用其60%的信令资源。这也被外界理解为向微信收费的直接原因。

  据了解,微信这样的应用,为了保证实时向用户推送信息,需要隔一段时间向外发送一个信令以保证自己不被网络自动关闭连接,这种信号也被形象地称为“心跳”。据业内人士透露,以中移动的2.5G网络为例,大约5分钟左右空闲连接就会被关闭,因此微信Android版本选择以“5分钟”为周期发送连接心跳,这也就是说,每部装有微信的Android设备,即使每天什么操作也没有,也相当于发送了近300条短信。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2、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3、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4、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5、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7、回复“6G31”免费领取《基于云网融合的6G关键技术白皮书
  • 8、回复“IM6G”免费领取《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