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交换技术在全光互联网中的应用

相关专题: 光通信

  OFweek光通讯网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MPLS向光网络的扩展,其次阐述了传统电域交换技术在光域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基于标签交换的全光互联网解决方案:多协议波长标签交换MPLmS、基于标签光突发交换LOBS、全光标签分组交换OLPS。

  关键词:多协议波长标签交换MPLmS、基于标签光突发交换LOBS、全光标签分组交换OLPS

  1、MPLS向光网络的扩展

  传统的ip网络是“尽力而为”的,在流量和网络带宽管理上功能很弱,往往导致网络发生拥塞,很难满足对时延、抖动和传输质量有特别要求的应用(如语音和视频业务等),此时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应运而生,实现了将第三层的包交换转换成第二层基于标签的包交换的“多层交换技术”,可使用各种第二层的协议,如帧中继、ATM、PPP、以太网等。MPLS具有基于标签的快速转发和很强的流量工程管理功能,能够提供较好的QoS方面的服务保障,IP/MPLS over ATM这种成熟的技术结合方式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能满足电信级QOS要求的骨干网络中。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距离已经“死亡”,网络传输带宽瓶颈已经成为过去,WDM技术在光纤中的应用给出了IP/MPLS over ATM模式的一种替代方案,即IP/MPLS over WDM,高速的ATM交换路由器从骨干网走到了网络的边缘。为了将MPLS应用到光网络上,必须将MPLS的路由协议和信令协议与光交换机相适配构造智能型波长路由器/光交换机,同时将对传统MPLS协议作相应的扩展和修改。与此同时IETF提出了GMPLS的全新概念,它是MPLS向光网络扩展的必然产物,具有对智能光网络进行快速实施光连接,在光层实现动态业务分配和动态的提供网络资源,以及实现网络端到端监控保护和恢复功能。GMPLS能支持多种交换类型,如分组交换PSC,时分复用TDM﹑波长交换LSC和光纤交换FSC,由此出现了通用标签和LSP分级嵌套概念,即允许系统以一个转发层来进行缩放,那么位于顶层的标签将是FSC接口,接下来的是LSC、TDM,最后是PSC。GMPLS 还扩展了MPLS在逻辑上把控制平面从数据平面中分离出来的概念,允许与数据平面相关的多种物理上的控制平面存在。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2、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3、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4、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5、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7、回复“6G31”免费领取《基于云网融合的6G关键技术白皮书
  • 8、回复“IM6G”免费领取《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