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实名制缺乏细则和监管仍存漏洞

  “无需实名登记,多种‘靓号’供选——手机实名制政策实施一年多,但不少摊位仍在无记名销售卡号。”昨天,网友“小巷总理”在上海滩微博(t.xinmin.cn)发帖反映。

  新卡自带虚拟姓名

  在高平路一家专卖卡号的店铺内,各种“靓号”写满整面墙,还有不少“0元卡号”吸引眼球。记者走进店门,营业员热情招呼:“要移动还是联通?3G还是2G?”当记者询问是否要实名登记时,营业员脱口而出:“不要的,你如果要登记可以自己去营业厅办一下。”

  威海路上一书报亭的老板告诉记者,她代售手机卡号,按规定是要实名登记的,但实际操作中,如果用户不愿意,她也不强求。“写下名字和号码就可以了,毕竟卖掉是主要目的。”

  除了线下销售,记者还在淘宝网上找到一家专卖号码的店铺,掌柜说,他所卖的卡并不是别人用过后回收的,也不是用同一个姓名去购买多张卡,“新卡都是自动生成虚拟姓名和身份证号的。”

  顾客担心信息泄露

  记者在高平路这家店铺发现,前来买卡号的人都是付完钱拿卡就走,无一人出示证件。一名阿婆说,登记信息太麻烦,而且她担心个人资料泄露,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就是因为每天收到垃圾短信,我才考虑换一个号码的。”

  几名年轻人告诉记者,他们支持手机实名制,相信实名制对杜绝通信犯罪有一定的作用,但如今没有监管部门保证登记信息是安全的,所以还是“不放心”。

  记者又采访了几名使用联通3G号的市民,他们都在营业厅内办理套餐,手机号码都是实名绑定的。记者发现,相比2G号码,3G号码实名认证的市民较多,但他们也表示,经常收到垃圾短信,因此有人质疑,“实名制对杜绝垃圾短信好像没什么帮助。”

  “要求登记”却不检验

  2010年9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手机用户实名登记制度。工信部明确规定,在三大运营商营业厅办卡必须出示身份证。记者来到南京西路上的一家营业厅,发现果真如此。然而,路边小店、报亭等售卡却不需要登记,这些卡号从哪里来呢?

  淘宝网上多名店主透露,运营商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对实名制的态度颇为暧昧。他们会采取匿名放号手段,并对包销商、分销商提要求,希望他们登记用户信息;然而,最后实施情况如何,却不认真检验。早在实名制执行前,不登记卖号十分普遍;但这之后,“包销”渠道却成了实名制的漏洞。

  加强监管制定细则

  中伦律师事务所的沈晓霞律师分析指出,实名制陷入尴尬,主要是由于没有法律支持,没有可执行的处罚措施,也没有相关部门对运营商进行监管,仅靠运营商和用户自觉执行,所以比较难以推行。

  由于我国缺乏保护个人信息的法规,实名制先行一步,电信法又未出台,可以说,手机实名制并没有得到明确的法律或行政法规支持。不少用户被推销、诈骗电话骚扰,因此对实名登记有所担心。

  沈律师认为,要有效推行手机实名制,主要涉及监管者、运营商和用户三方。监管者应尽快制定实施细则,出台明确的个人信息保护条款或规定,并配以可执行的处罚措施;运营商则应提高自身社会责任感,严格保护用户信息;只有监管者和运营商能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实名登记才能落到实处。

  本报记者 左妍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2、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3、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4、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5、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7、回复“6G31”免费领取《基于云网融合的6G关键技术白皮书
  • 8、回复“IM6G”免费领取《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