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业增速三年首次接近GDP

  通信产业报记者 张九陆

  自2008年以来,通信业收入增速首次接近GDP增速。结合三大运营商3月运营数字,通信业有望重回“绩优生”行列。

  从数字上来看,今年第一季度的通信业阳光明媚。4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11年第一季度工业和通信业运行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全国电信业务增长14%,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这是从2008年以来,通信业收入增速第一次接近GDP增长速度。而近期公布的三大运营商3月运营数字显示,3月份总体增长情况可能还要好于2月份,通信业有望重回“绩优生”行列。

  在这个“春天里”的故事中,运营企业却是喜忧参半,同日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中移动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3%,已经低于三大运营商平均水平,用户ARPU值更是大幅下降12%,电信、联通与移动差距缩小的进程虽然缓慢,却在不断持续,延续多年的“大象”快跑正在演变为“龟兔赛跑”。

  增长、转轨、变局,在3G、宽带升级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引领下,通信产业站到了一个新时代的门口。

  三年来最好的成绩单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介绍2011年一季度全国工业通信业运行情况时表示,由于坚持扩大内需,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今年我国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态势继续得到巩固,其中“通信业、软件产业发展平稳”。

  考虑到我国电话用户2月底已经达到11.7亿户,市场基本饱和,通信综合资费水平在第一季度更是较2010年同比下降4.6%(《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11年第2号),这一“平稳”实在来之不易。

  实际上,此前通信业收入增速已连续多年大幅低于GDP增速,而2011年1月却是通信业三年来增长最快的一个月:收入同比增长9.7%。2月份受春节等因素影响,虽然总增速略有下降至9.3%,但这仍然是近年来通信收入增长中最好的双月成绩单。

  宽带升级和3G应用,特别是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3G业务的成熟以及宽带互联网的渗透率提高,正在令消费者的电信消费热情再次提升。

  今年一季度,3G用户新增1351万户,较上季度增长27.5%,而包括固网和宽带用户在内,一季度通信用户的总增长数是2700万,3G用户在新增通信用户中的占比已经超过50%,而在1月份,这一比率大约还只有43%,表明3G发展还在加速。更为重要的是,3GARPU值基本保持上一季度的水平,而且移动网和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仍在加快,手机阅读、定位、微博等新兴业务迅速发展,通信收入增长前景可期。

  另据记者了解,尽管固话萎缩已不可避免,但一季度固网业务收入却有望止跌回升,其中用户数较上季度增长5.27%的互联网宽带接入居功至伟。相信随着运营商“光网城市”计划的实施,这一增长仍将有持续动力。

  前进中的难题

  新一轮持续增长的曙光已现,新的问题也在逐渐浮出水面。

  朱宏任认为,总的来看,今年一季度,中国工业和通信业实现了良好开局,但要巩固业已取得的良好成果,仍需要艰苦努力。他说:“应该认识到,在快速恢复和转变中外部的环境更趋复杂,内部结构调整压力进一步加大,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不少。”

  三网融合之路的曲折,就是未来“不确定”的因素之一。

  针对此前有媒体所说的“三网融合已夭折”的论断,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予以反驳。他认为,自国务院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工作以来,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试点省市均组织制定了试点的实施方案。二是各企业纷纷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建设和光纤落户工程。同时已经完成IPTV、手机电视业务支撑平台的改造建设,具备了与广电视频流对接实现内容加载的业务能力。三是进一步强化了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监管,建立健全了网络信息和文化安全保障体系。四是各方相关企业加强协作配合,大力创新产业形态和市场推广模式。推动了ITPV等三网融合相关业务的发展。同时还加强了信息技术产品研发和制造,研究提出了三网融合标准体系建议。

  然而张峰同时也承认,各方在推进三网融合的过程中,也存在认识和理解不一致的问题,但他认为这只是证明了“三网融合是一个长期过程”,问题将在实践中逐步得到解决。张峰透露,国务院三网融合协调小组办公室将于今年中期对第一阶段试点工作进行总结,针对试点城市三网融合的业务发展、网络建设和安全保障情况进行评估,并确定下一步的试点工作。

  另一个难以确定的因素是互联网,其不确定性不是体现在“发展”或“不发展”,而是应该如何促进其更健康发展。

  张峰认为,在过去十几年中,政府在互联网的发展中更多地是引导企业进入这个领域。但由于互联网快速的发展,而且它的特点就是快速创新,在市场竞争格局当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像前段时间出现的“3Q事件”,就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针对这些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拟出台加强互联网管理的相关规定,在网上广泛征求国内外有关人士的意见。目前征求意见工作现已基本结束,近期将对社会进行发布。与此同时,张峰透露,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制定“十二五”互联网发展规划,以期进一步加强推进互联网健康有序的发展。

  “大象”慢下来了?

  如果说行业监管机构的数据更多体现的是宏观层面对整个产业发展状况的分析,那么单个企业的财务报告,往往更能反映微观层面市场正在悄然发生的变化。

  4月20日晚间,中国移动公布了一季度的营收数据,截止到3月31日,中国移动用户总数突破6亿,达到6.01亿,在一季度净增1682万移动用户中,有629万是3G客户,目前3G用户数为2699.2万户。

  在中移动财报中有一个数字最值得关注,那就是中移动用户ARPU值为67元,较去年第四季度的76元暴跌12%。

  中移动在公告中称,“由于新增客户主要为低使用量客户以及‘一人多卡’现象的增多,并且本集团继续稳步推进资费结构调整,期内ARPU及平均每分钟收入继续下降,但降幅均有所趋缓。”

  分析人士认为,其实中移动用户ARPU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高端用户加速向异网流失。3月19日,公布的运营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联通3G用户增长185.5万户,表明预期中的联通3G用户高速增长时代已经来临,而且联通3G用户ARPU值稳定在120元以上。

  据说,在去年年底的一次内部讲话中,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直言自己对高端客户的流失“有时候感到心惊肉跳”。他在讲话中透露:“以前坐飞机,坐在头等舱里,一看四周全是iPhone手机。一开始人家还说‘我用的是中国移动的卡’。我还有点欣慰,但是,后来越来越多的人说‘没办法,我用联通的卡,因为WCDMA只有联通有’。”王建宙承认,这种3G时代高端客户的流失是一个非常非常巨大的挑战。

  实际上,中国移动用户数的增长,仍是此前多年移动替代固话的延续,在面向未来的移动用户市场,中移动的增长率已经是三家运营商中最低的。

  投行瑞信此前指出,联通的语音通话服务改善及智能手机销售增加,将对中移动本年3G渗透率自3.8%增至10.2%的目标能否完成造成压力。该行预计,TDLTE长远而言可解决中移动的网速问题,但需待2012下半年才推出,智能手机或于2013才能大量提供。未来几个月即将发生的中电信引入C网iPhone,无疑将更令中移动雪上加霜。

  一方面是短期内缺乏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却是收入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原始投入的加大。

  尽管业内普遍关注到中联通和中电信的巨额终端补贴影响了短期和中期业绩,但实际上中移动的终端补贴力度是三大运营商中最大的:2010年,中移动的终端补贴支出为152亿元人民币,2011年预计将达到175亿,中电信和中联通的这一数字分别是100.7亿和106.9亿。而在3G投资方面,截止2月底,中移动已经为TD网络投资1370亿元,占三大运营商3G总投资的49.8%。

  中移动一步步走上高投入、低增长的轨道,中电信和中联通在慢慢赶上,甚至在新兴业务上超越,面对这个崭新的局面,整个业界都需要寻找新的感觉。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2、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3、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4、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5、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7、回复“6G31”免费领取《基于云网融合的6G关键技术白皮书
  • 8、回复“IM6G”免费领取《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