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乱象丛生:监管仍存难题

  每经记者 曹晟源 发自上海

  苹果手机偷流量事件反映的只是通信业的一个典型问题,除此以外,垃圾短信、手机黄色网站、SP服务莫名扣费等问题都屡禁不止,让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也严重影响了通信业的声誉。

  要杜绝这些问题,除了需要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还需要运营商等企业积极配合和严格自律,以及消费者提高防范和应对意识。

  如果说苹果手机的流量门事件仅仅反映了通信行业中的一个问题,在通信行业的上游——手机终端生产环节也存在着一些仍需改善的问题。此外,SP(内容服务提供商)垃圾短信、黄色网站、SP服务莫名扣费等问题都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乱象1

  薄弱的代工监管

  除了运营商服务和软件方面存在问题,手机终端制造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山寨手机和水货手机的泛滥,让国家对手机业务的监管变得更为困难,而苹果手机被曝出的“正己烷”事件,则反映了手机代工过程中对员工健康的忽视和损害。

  近期,苹果方面发布了《2011年供应商责任发展报告》(以下简称《发展报告》)。在该《发展报告》中苹果对于手机部件制造中正己烷的使用进行了说明:“2010年,我们了解到,在苹果公司供应商胜华科技苏州工厂(即联建科技),有137名工人因暴露于正己烷环境,健康遭受不利影响……我们要求胜华科技停止使用正己烷,并提供证据证明已经将该化学品从生产线上撤下。还要求他们修复通风系统。自采取上述措施以来,再无工人因化学品暴露受到损害。”

  实际上,从几年前开始,媒体就开始关注并讨论,在这些代工厂商中出现的不平等对待,或是上述有害一线员工的事件。此次“苹果手机正己烷”事件之后,苹果方面正面的态度也挽回了不少大众的认同,但是大家对于环境、对于员工保护的思考还将继续。

  乱象2

  垃圾短信

  在整个通信行业,并不仅仅是手机终端厂商一方,运营商、SP厂商这些年的垃圾短信、SP服务莫名扣费等都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其实,手机垃圾短信到目前还是没有能够彻底根除。每年年初都是“跳槽的高峰”,今年也并不例外,一些有关招聘信息的垃圾短信正逐渐在不少用户的手机上出现。有浙江的网友在论坛里发帖晒出其最近收到的垃圾短信,他抱怨垃圾短信的问题虽然在曝光的那段时间有所好转,但是在一段时间之后,大量的垃圾短信还是会漫天乱飞,他自己就在几天内收到几十条垃圾短信,而这些短信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推销“发票”的垃圾短信。

  近年来,为了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尽量免受垃圾短信的骚扰,中国移动等几家移动运营商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以及有关部门打击违法和不良短信的工作要求,对虚假招聘类垃圾短信等五类违规短信进行了坚决打击,虽然有所好转,但是至今尚未能将这一现象彻底根除。

  乱象3

  手机黄色网站

  此外,随着手机互联网的不断发展,WAP(无线应用协议)收入增长迅速,并逐渐成为移动增值业务的重要收入来源,手机黄色网站也随之泛滥。2009年底,为了对手机色情网站进行清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均对手机WAP网站暂停计费。2009年11月30日,中国移动宣布,对所有WAP类业务合作伙伴暂停计费,并进行全面清理;2009年12月3日,中国联通联合首批15家合作伙伴向社会承诺将向用户提供绿色健康的信息服务,并暂停其他尚未向社会公开作出承诺的企业的信息服务;12月4日,中国电信宣布已开展WAP网站SP服务的清理工作,并已屏蔽全部WAP网站SP业务并对其进行逐项审核,合格后再重新开放。那一次的行动,也被看成是国内运营商的断臂自救,看起来颇有些不根除不罢休的气势。尽管运营商有如此大的动作,但最终部分手机黄色网站仍然“死灰复燃”。

  根据中科院最新的调查研究数据显示,中科院课题组从2010年8月~11月抽样监测2700余手机网站,发现涉嫌传播淫秽色情内容的网站272个,占被测手机网站的一成,另有涉嫌为淫秽手机网站提供充值卡套现服务的网站2个,经营违禁性用品的网站2个。

  中科院课题组在与报告同步致工信部的函中称,经过一年严打之后,2010年7月20日~10月20日的3个月中,淫秽色情手机网站依然猖獗且比例不断增加。

  和这些手机黄色网站相似的是,一些不法的手机SP服务商被曝光之后目前也还在从事违规运营。

  乱象4

  非法SP扣费

  熟悉通信行业的人士都知道,行业内有一些不法SP服务商通过在相关服务中巧妙地设置陷阱,或诱导或强行扣费,而用户只有在核对话费账单时才会发现其中的猫腻。同时,多数SP往往不会提醒用户扣费的事项与标准,目的就是让用户莫名其妙地花钱。这也成为目前手机使用过程中,消费者最容易上当“被”消费的环节。

  据了解,2011年1月7日中国移动正式宣布在全国推出“业务扣费主动提醒”和“增值业务0000统一查询退订”两项服务。后者的目的是方便用户了解自己所订购业务或退订;“业务扣费主动提醒”则基本上可以避免用户在不被告知的情况下开通了某一项业务,(之前中移动推出了 “业务订购二次确认”,但是山寨机可以后台自动进行业务订购的二次确认)而这项业务不仅支持中国移动自有业务,也支持与SP合作的增值业务,不过也有个别业务因为产业链技术问题还没有覆盖到。

  2011年1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整治手机“吸费”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通信管理局及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加强对相关增值电信业务的监督管理,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流通领域手机商品质量监督检查力度,手机生产企业、方案及芯片制造企业要严格规范手机内置软件。

  专家解读

  应对需各方联动

  移动互联网行业专家王斌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坦言:“关于SP的问题还是很严重的,此前也曾经曝光了山寨机中会预制不少扣费服务的情况。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部分应用程序也存在着很多扣费程序。”

  SP违规行为为什么屡禁不止,根源就在于SP产业的特点。据王斌介绍,首先,该行业有的从业人员和运营商“关系微妙”;其次,国家对于SP侵犯用户的行径目前来讲还不够重视,和其受益相比他们接受的惩罚也相对较轻。

  正是因为SP产业上述两个特点,导致了国家一方面在打击SP厂商,但是这些SP厂商却依然能够存活下来的尴尬境地。

  不过,王斌坦言,“目前来说SP的案例是最多的,也是消费者们最容易不小心被扣费的环节,垃圾信息和手机黄色网站比此前要好一些。”

  电信行业资深分析师付亮也同意这样的说法,他指出:“此前一系列的增值服务都是通过运营商来付费的,但是现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出现之后,并不通过运营商来完成扣费,所以对于这方面的监管是越来越难。与此同时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不过因为这是新的模式,所以对于这些行为的定性,还需要在法律方面进一步讨论。”

  虽然通信行业SP存在的违规问题在当前还不能根除,但消费者还是应该掌握一些应对的技巧。

  王斌提醒道:“消费者最好不要随意在网上频繁下载应用程序,另外在下载陌生网站上的应用程序时应该特别注意,下载相关程序还是应该首选从官方网站下载。”

  另外,如果购买水货手机,首先应该把手机里的SD卡进行格式化处理。王斌强调,因为很多无良厂商会在SD卡上预装扣费程序,不进行格式化很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形下被安装扣费程序。最后,可以再安装一个正版的手机杀毒软件。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2、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3、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4、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5、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7、回复“6G31”免费领取《基于云网融合的6G关键技术白皮书
  • 8、回复“IM6G”免费领取《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