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DPA分组调度算法实现简析

相关专题: 无线

摘 要  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Downlink Packages Access)技术是3GPP在R5协议中提出来的提高WCDMA网络下行数据容量和传输速率的重要技术。分组调度是HSDPA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分组业务传输块的调度和管理,对于网络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在扼要描述HSDPA分组调度功能和过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对比了3种经典分组调度算法原理以及在系统中的实现过程,并给出了测试结果。

关键词 HSDPA MAC 分组调度算法 公平性 吞吐量

1 引言

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Downlink Packages Access)是实现提高WCDMA网络下行数据容量和传输速率的最为重要的技术。它是3GPP在R5协议中为满足上下行数据业务非对称的需求提出来的。它在不改变已有WCDMA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下行数据业务速率(理论最大值可达14.4Mbit/s)。

为改善WCDMA系统性能,HSDPA采用了如下几项重要的新技术,涉及物理层和传输层:流控制;缩短了的无线电帧;新增加的物理信道HS-PDSCH(High 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HS-SCCH(Shared Control Channel for HS-DSCH)、  HS-DPCCH(High Speed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增量冗余;快速分组调度功能等。

HSDPA支持高速数据业务的能力弥补了WCDMA的不足,为运营商开展丰富新颖的数据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HSDPA向后兼容R99版本,大部分厂商的WCDMA设备只需要软件升级就可以实现HSDPA。可预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HSDPA将是移动通信发展的主流。

本文重点探讨HSDPA快速分组调度功能的实现。

2 HSDPA分组调度算法概述

分组调度(Packet Scheduling,PS)是无线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协议框架上来看它位于L2、L3层。

相比于R99,HSDPA把分组调度功能从RNC移植到了Node B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层,大幅度减少了延迟,更好地适应信道的快速变化,更大可能地匹配不同无线信道条件下的数据速率。传输层上,在Node B中引入MAC实体MAC-hs来控制HS-DSCH。快速分组调度能根据终端的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报告决定下一个2ms时间间隔应该调度给哪个用户,并向具有瞬间最好信道条件的用户发送数据,使得每个瞬间都可以达到最高的用户数据速率和系统吞吐量。同时,2ms的短时间间隔又增加了调度进程的精确度。

在调度算法的研究中,需要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吞吐量和公平性。吞吐量包括小区吞吐量和用户吞吐量,公平性可认为是各用户或不同分组业务占用信道资源的统计结果。

分组调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当多个分组业务流等待接受服务时,必须确定合理的服务规则,安排流的服务顺序和服务时间,以满足各个业务流的QoS要求。

一般来说,HSDPA的分组调度算法一般分为3类:

· 最大信号/干扰(Max C/I)方式:系统跟踪每个用户的无线信道衰落特征,依据无线信道C/I的大小顺序,确定给每个用户的优先权,保证每一时刻服务的用户获得的C/I都是最大的。这是一种极端的分配方式,可得到理想的最大吞吐量,但是对于用户之间体现了服务的最不公平性,可能有部分用户一直得不到满意的服务。实现方法简单。

· 基于时间的轮循(Round Robin,RR)方式:每个用户按顺序被服务,得到同样的平均分配时间,但每个用户由于所处环境不同,得到的流量并不一致。用户间的公平性高,但系统吞吐量最低。实现方法简单。

· 正比公平的(Proportional Fair)方式:综合了以上方式的优点,给予当前信道条件逐步变好的用户以比较高的优先级,既照顾到大部分用户的满意度,也能从一定程度上保证比较高的系统吞吐量,是一种实用的调度方法。实现部分公平有很多算法,一般需要考虑到下行信道质量、用户缓冲队列长度、用户平均调度时间等诸多参量。实现方法复杂。

3种分组调度算法的对比如表1所示。

3 HSDPA 分组调度功能实现

HSDPA 的分组调度功能在Node B中实现,主要机制如下:

Node B中的每一块基带处理单元(BBU)都配置了MAC-hs 调度功能,为该BBU板控制的所有HSDPA小区服务。即:MAC-hs将为所有UE ID与Priority Queue ID的组合或者UE ID 与H-ARQ Process ID的组合(简称为“元素”)生成一个调度列表。然后TFRC考虑UE服务小区的可用HS-DSCH资源,来为这些元素分配无线资源。一旦选好了TFRC,MAC-hs 就将MAC-d PDU(一个或多个)组装进一块MAC-hs PDU中,完成调度列表更新,然后开始下一次调度。总体流程如图1所示。

调度列表生成(SLG)每TTI(2ms)运行一次,选择在下一个TTI中要调度的UE。根据调度算法对每个UE及其相关的数据流排序,每个入口都是UE ID和Priority Queue ID(初次传送)或者UE ID和H-ARQ ID(重传)的组合,如图1所示。

对于每个元素,都会分配一个优先级。具有最高优先级的元素将被首先调度,然后是次高优先级的元素,依次类推。通过对输入参数使用不同的权重因子集,可调整调度算法。

生成调度列表需要输入优先级、CQI、调度周期、数据流优先级等参数。SLG的策略是给予重传MAC-hs PDU相比新传MAC-hs PDU更高的权限。

首先要决定一台UE是否可在一个特定的TTI中被调度。如果满足以下条件,MAC-hs将调度一台UE:

(1)自从该UE上一次被调度的TTI算起的时间等于或者长于“effective inter TTI interval”(如果“effective inter TTI interval”等于1,则一台UE可以在每个TTI内被调度)。(2)从该UE中仍能够接收到有效的CQI。

否则将把UE从此次TTI中的调度列表中排除。

SL元素的优先级计算分为2个部分:

(1)重传MAC-hs PDU 的优先级计算

重传优先级基于接收到的CQI变化值以及T1剩余时间(the time before T1 elapse)的组合来决定:Retransmission= f( CQI variation,time before T1 timer elapse) 。

如果在CQI变化值中应用一个高值的因子,重传的可能性就高,因为无线条件改善了。CQI变化值定义为当前CQI与该传输块初次传送时CQI值之间的差值;如果在T1剩余时间上应用一个高值的因子,在达到最大重传次数(一般是4次)之前丢弃MAC-hs PDU的可能性就小了。

UE和与MAC-hs PDU重传相关的H-ARQ进程将根据重传的调度优先级来排序,优先级高的UE调度的可能性高。算法样本举例如下:

SP_Ret= RetransmissionPrioOffset +(Absolute CQI - initial transmission CQI)/30×HSDPA.CQIVariation.Factor + HSDPA.TimerT1.Factor/time before T1 elapses
  T1 timer:控制MAC-hs PDU在HARQ Process的生存时间,当相关的T1 timer过期时,MAC-hs PDU 会被丢弃。

CQI  variation : 重传CQI与初次传送的CQI之间的变化值。

预期结果:

如果同前一次调度事件相比无线条件改善,CQI variation 会得到较高的权重,从而在重传中获得高的优先级。

如果HARQ buffer中的MAC-PDU即将被丢弃的话,time before T1 elapses会获得较高的权重,获得较高的优先级。

权重因子取值举例如下:  

权重因子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出来,范围从0到100,这些因子之和等于100。

(2)新传MAC-hs PDU 的优先级计算

新传MAC-hs PDU 的调度优先级基于如下参数: New Transmission= f(Normalized Delta Time、AbsCQI、RelCQI、Buffer Time、Scheduling Priority Indicator)

①标准差时间(Normalized Delta Time)是从上次调度事件之后过去的时间(以TTI来计算),再除以优先级队列的数量。时间越长,优先级越高。

②绝对CQI(AbsCQI),也就是UE上报的当前CQI值。

③相关CQI值(RelCQI),也就是绝对CQI与平均CQI之间的差值。值越高,优先级越高。

④缓存时间(Buffer Time)是自从接收到数据的时间,与丢弃计时器(Discard Timer)有关。BT距离丢弃计时器截止时间近的(UE,Priority  Queue)会比其他BT值较小的元素有更高的优先级。

(注:Discard timer:控制MAC-d PDU在Priority Queue中的生存时间,由优先级队列处理器来计算。对于一个HS-DSCH帧中每一块来自RNC的MAC-d PDU ,都会分配一个新的discard timer。)

⑤相关队列的调度优先级指示(Scheduling Priority Indicator):提高SPI将增加在一个TTI内调度的可能性,可使操作员引入对用户的分类(举例:SPI 4:“金牌用户”;2:“银牌用户”;1:“铜牌用户”。)

(注:在Iub接口,每条MAC-d 数据流都有一个优先级队列;在Iub/Iur HS-DSCH 帧协议中,会使用Common Channel Priority Indicator(Cm-CH PI)来标识数据帧优先级,范围从0到15,0的优先级最低,15的优先级最高。在NBAP协议中使用与Cm-CH PI相同值的SPI,输入到调度算法。)

算法样本举例如下:

SP=initialTransmissionPrioOffset + (Absolute CQI /3)×HSDPA.AbsCQIFactor+(Relative CQI/3)×HSDPA.RelCQI.Factor + Normalized Delta time×HSDPA. DeltaTime.Factor×■×(1 +(HSDPA.SPI.Factor×(SPI-1)/50)+ BT×HSDPA.BT.Factor

权重因子对调度算法有重要的影响,通过修改这些因子,可得到不同的算法类型。考虑HSDPA的3大类分组调度算法,我们有如下预期结果:

所有的权重因子设为0 ( 或者除了HSDPA.DeltaTime.Factor以外的因子) ,以达到Round Robin 调度。

给予Absolute CQI较高的权重因子,将得到Max C/I调度。高小区吞吐量,但是公平性降低。

给予Relative CQI 较高的权重因子,将兼顾吞吐量和公平性,实现PF调度。

优先级高的元素首先被调度;在优先级相同的情况下,则未被调度时间最长的元素被首先服务。

权重因子取值举例如下:  

4 HSDPA调度算法验证

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在实验室中我们进行了测试,来验证调度算法的实际表现。简单描述如下:

1. 测试步骤

(1)在Max C/I、RR和PF 3种不同算法下分别进行(2)~(4)的操作。

(2)将4个2Mbit/s业务的UE接入到R5 HSDPA小区,小区分配一条HS-SCCH信道。

(3)4个UE均启动FTP下传,同时启动4个UE的log记录,记录1min后结束。

(4)统计各个UE的调度次数,并记录每个UE的平均速率。

2. 测试结果及分析

在3种调度算法下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从上表得出在3种不同算法下总吞吐量&调度次数最大最小差结果如下:

总吞吐量: Max C/I > PF > RR

调度次数最大最小差:Max C/I > PF > RR

我们不难看出测试结果与3种调度算法的理论描述及预期是非常吻合的。在实际网络中,我们可以通过参数调整来达到不同的调度目的,优化网络。

通过以上HSDPA分组调度算法和调度过程的扼要分析,我们已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HSDPA分组调度功能。近年来,HSDPA的分组调度算法越来越被关注,研究人员也提出了许多新的算法和设想,比如自适应比例公平(APF)算法,修改后的最大权重延迟优先(M-LWDF)算法、估计优先权调度(EPS)算法等。这些算法各具特点:APF是公平算法,但其考虑到了不同用户的信道条件,需要对每一用户进行监控以便更新用户控制参数;M-LWDF需要和接纳控制一起工作,它将不同用户分组数据包的时延和当前信道质量信息综合考虑,是针对流业务提出的一种吞吐量最佳算法;EPS对于系统包时延特性的改善效果很突出。

相信随着HSDPA的持续演进和系统商用程度的日益提高,作为HSDPA关键部分的分组调度算法会引发更多的关注与研究,也会涌现出更多新颖且实用的算法。

由于本网页不支持图片与公式效果,如有需要请参阅杂志。
 

作者:杨 弃(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 上海200030)   来源:中国新通信(原《中国数据通信》)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2、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3、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4、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5、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7、回复“6G31”免费领取《基于云网融合的6G关键技术白皮书
  • 8、回复“IM6G”免费领取《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