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遭竞争对手无故刁难 海外市场生意愈发难做

相关专题: 华为 对手 海外 生意 刁难

  《IT时代周刊》记者/杜 舟(发自深圳)

  华为的后来居上,并在全球市场开疆拓土,让欧美政府和设备商倍感压力,它们希望通过非常规手段,延缓华为在海外市场扩张的步伐。这就给华为出了一道难题——要想在海外市场取得好成绩,就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

  摩托罗拉与华为曾有过多年的良好合作关系,现在,它们却反目成仇,闹上了法庭,应验了那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7月22日,摩托罗拉在诉状中称,过去10年中,华为联合摩托罗拉多名员工,合谋窃取了公司的商业机密(无线网络设备方面的信息)。诉讼中提及一个名叫潘少伟(音译)的摩托罗拉前工程师,被指控是这次事件的关键人物——曾秘密向华为总裁任正非汇报工作。

  华为这几年在海外市场迅猛发展,成长速度让竞争对手感到惊愕。2009年,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其销售收入达1491亿元,逆势增长了 19%,公司营业利润率为14.1%,净利润达到183亿元(约26.8亿美元)。与此相伴的是,行业老大爱立信的收入下降了1%,净利润下降了65%;阿尔卡特朗讯营业收入下降了9.1%,亏损7.23亿美元;诺基亚西门子的收入也在下降。

  截至去年,华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商,仅次于百年巨头爱立信。正是在海外市场扩张速度过快,引起了竞争对手的担忧。业内人士认为,这类起诉其目的有可能延缓华为在北美市场的进攻步伐。

  反目成仇

  早在2008年,摩托罗拉就将5名前员工(潘少伟、金汉娟、吴小华、白雪锋、盛小红,全为音译)告上法庭。这次,摩托罗拉扩大了打击面,除了被告增至14名(大多为摩托前员工及Lemko在职员工),还将华为连带为起诉对象。

  摩托罗拉指控,华为从2001年开始,从摩托前员工手中获取相关商业机密和技术方案。2001年,潘少伟开始与华为总裁任正非接触,此后多次与任有过会面。2002年8月,他向任正非汇报了摩托罗拉在巴西、印度等市场的产品信息情况。

  让摩托罗拉不满的还有,潘少伟从摩托罗拉离职后,成立了Lemko公司,担任首席技术官,也与华为保持不错的关系。摩托罗拉认为,潘少伟早有预谋,目的是从摩托罗拉窃取更多商业机密,然后转让给华为。

  摩托罗拉声称,从潘少伟的电脑中,发现了一封电子邮件,邮件显示他回到美国后,曾将关于摩托罗拉“无缝移动性”创新技术文件,传给华为,且每一页都印有 “摩托罗拉机密”的字样。它还指控潘少伟利用其与吴小华的夫妻关系,授意吴在公司内部从事“不当”行为:吴在未经公司授权情况下,非法从摩托罗拉公司电脑中下载保密文件、公司专有软件给潘;向潘提供了访问摩托机密资料的通道等。

  华为对该些指控给予了否认,认为正如华为此前与摩托罗拉保持良好的OEM合作关系一样,华为与Lemko之间的联系也仅限于正常合作。“我们与 Lemko之间没有超越经销商协议之外的任何关系,摩托罗拉的起诉是毫无道理,并且完全没有法律依据。针对这些毫无根据的指控,华为将积极捍卫自己的名誉和权利。”7月22日,华为对《IT时代周刊》表示,公司与摩托罗拉签有协议,允许摩托罗拉转售华为的无线通信设备,并且类似合作保持了8年之久。

  华为认为,公司与摩托罗拉是不错的合作伙伴关系,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华为早期在北美市场较为坎坷,这不是产品质量方面的原因,主要牵涉到政治等方面的因素。而摩托罗拉则在无线设备业务缺乏竞争力,于是与华为达成合作,用华为生产的设备,贴上摩托罗拉的标签,在欧美地区销售。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双方都赚了钱。

  追赶欧美设备商

  华为近年的成绩有目共睹,但这种快速成长,让它在不少市场受到抵制。

  华为对本刊记者表示,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基于客户需求的创新,持续将年销售收入的10%和46%的员工投入研发。而在研发经费中,有10%投入预研,用于对未来技术发展的研究,以确保华为在融合时代能够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目前,华为共有9.6万名员工。

  过去两年,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其他设备商大部分在控制研发投入,但华为仍坚持加大研发投入,2009年研发费用达到133亿元,同比增加27.4%,其增长幅度高于营收8个百分点。

  记者了解到,目前,华为在美国、印度、瑞典、俄罗斯及中国等地,已经设立了17个研究所,还与领先运营商成立20多个联合创新中心,把领先技术转化为客户的竞争优势和商业成功。

  2009年,华为新申请专利6770项,累计申请专利达到42543项。而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报道,2009年PCT(专利合作条约)的国际专利申请数,华为位居全球第二。在LTE/EPC领域,华为基本(核心)专利数全球领先。

  华为能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以被全球顶级运营商广泛采用的华为SingleRAN解决方案为例,该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各种制式移动网络的全面融合,使运营商用一张网就能同时提供2G、3G和LTE等多种网络制式的服务。通过该解决方案,运营商一举解决了多团队运营多网络、网络运维成本高、网络升级等不便的难题,能够进一步简化网络结构,保护建网投资,并实现面向未来网络的平滑演进。

  华为在业界首创的这种融合网络解决方案,由于深谙运营商需求,推出后迅速获得全球运营商的认可,在O2、中国联通、比利时电信等数十家运营商的网络上,获得大规模的应用。

  在2G上,中国厂商处于落后状态,话语权完全被西方掌控;3G时代,中国厂商苦苦追赶,但整体上依然与西方企业有差距;到了4G,这种状况将被极大地改善。华为就是中国厂商最具典型的代表,目前,它在LTE的核心专利方面,已经领先于其他厂商。

  2010年7月22日,华为宣布获得了沃达丰德国的LTE商用合同。作为沃达丰德国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华为将采用全球领先的LTE技术,助力推动沃达丰在德国大规模部署移动宽带网络,这也是沃达丰集团在全球的首个LTE商用网络。

  华为无线产品线总裁万飚表示:“沃达丰是全球最大的跨国移动运营商,多年来与华为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合作。这次授予华为其全球首个LTE商用合同,代表着沃达丰对华为领先技术的充分信任。”

  截至目前,华为获得的LTE商用合同已增至14个,并与遍及欧洲、北美、亚太和中东等区域的领先的运营商合作部署了超过60个LTE试验网。

  生意越来越难做

  7月28日,印度信息技术和通信部发表的声明,出于安全原因,所有电信设备供应商,必须共享源代码和设计细节。若设备安装后发现安全问题,设备供应商须缴纳与合同相同金额的罚款,采用该设备的电信运营商也将被重罚。

  时间回到今年4月底,当时,印度政府以“安全问题”为由,禁止当地电信运营商进口中国电信设备。尽管印度政府近日正式修改了电信安全协定,但新规部分条款更为严苛。源代码就是核心技术,很容易被窃取。提供源代码和设计细节,可能存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这种做法对华为不利,专利信息不能存放代管,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生意还得继续。庆幸的是,印度政府这次没有区别对待,爱立信、诺西、阿朗野都遭遇到同样的问题。

  与华为在印度市场遭遇的问题一样,它在欧美市场的步子迈得也不轻松,北美市场就被称为它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尽管华为在很多技术上已经领先,但当地政府设定的采购门槛,华为必须付出比其他设备商更大的努力,才能收到成效。这次华为参与摩托罗拉无线部门的收购,其目的就是藉此开拓北美市场,但最终未能如愿。

  在7月份的收购中,尽管华为报价高过诺西,但仍输给了对方。7月19日,诺西以12亿美元的价格,获得摩托罗拉无线网络业务和资产,包括GSM、 CDMA、WCDMA、WiMAX与LTE等2G、3G和准4G相关业务,产品线变得十分全面。此外,它还获得了摩托罗拉现有的50多家运营商资源。根据 2009年的收入计算,华为收入为215亿美元,诺西为176美元。收购完成后,诺西的总销售规模有望达到213亿美元,与华为不相上下。

  据知情人士透露,华为此次出局,可能是当地政府依然对中国企业不放心使然。此外,华为尽管已是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商,但在收购经验方面有所欠缺,也可能是出局的一个因素。

  业内专家认为,这次遭起诉存在很多疑点,起诉时间跟摩托罗拉出售无线业务的时间很接近。业界则有分析认为,这桩收购其实早已内定了,起诉华为可能诺西收购摩托罗拉无线网络的一个部分。华为的后来居上,让诺西等欧美设备企业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它们希望通过法律诉讼,达到延缓华为在海外市场的步伐。

  同样,诺西也希望通过此次收购,挽救自己节节衰退的下滑趋势,并希望藉此强势反弹。诺西在欧洲市场表现抢眼,此次收购有利于它开拓北美市场,同时弥补去年竞购北电失败之遗憾。

  其实,起诉是国外公司最常见的手段。摩托罗拉此次起诉,就有可能延缓华为在北美市场的进攻步伐,在海外市场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不过,在行内人士看来,这些挫折都难不倒华为,对其整体影响不大。到今天,华为在各方面都已经成熟,技术优势也很明显,已经不惧怕任何竞争对手。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2、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3、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4、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5、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7、回复“6G31”免费领取《基于云网融合的6G关键技术白皮书
  • 8、回复“IM6G”免费领取《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