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扫黄有望逼出政府规章

  本报记者 王晓雁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出台的一份文件,让“手机实名制”这个本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再次成为众人所瞩目的对象:

  12月20日,为整治手机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工信部颁布了一份《关于进一步深入整治手机淫秽色情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该方案称,工信部除了将进行多种专项检查、建立各种管理机制来扫黄外,“将会同公安部、国务院新闻办加快立法进度,力争在2010年底前出台《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为全面实施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是一部被国人寄予无限期望偏偏又命运多舛的规章:由于其确立了手机实名制的法律地位,因此被形容为根治垃圾短信、“响一声电话”等形形色色电信顽疾的“一柄利剑”;而这部规章在2006年就由当时的信息产业部等若干部委制定完毕,国务院法制办也就其草案征求了各方意见,可“即将出台”的消息传了又传,尽是光打雷不下雨,时隔多年,至今依然难产。

  如今,手机扫黄又把实名制给“逼”了出来,而且还是以官方文件的形式,与之前的“小道消息”途径大不相同,这让不少人吃了定心丸,网友开始在各个论坛上发帖子:“工信部这次要动真格的了!”

  没有身份证照样买卡

  然而,对手机实名“动真格”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虽说相应的配套动作早已展开,而人们给出的评价却是毁誉参半。以北京为例,如今消费者购买手机卡时需进行实名登记,这一点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这三大运营商的自办营业厅早已实施,然而实施是否就等同于完全落实?这依然是个问号。

  12月22日以来,记者多次前往北京最大的邮币卡市场———马甸邮币卡市场。经过一番调查,记者发现,购买手机号码和其他普通商品没什么两样,根本就不需要验证身份,只要掏钱就能买。

  在市场的一个摊位上,摊主很热情地向记者兜售。“什么卡都有,我这货全得很!动感地带号码有30元、50元,还有几百元的,神州行便宜一些。”摊主拿出了一大叠号码簿。

  “我没带身份证,可以买吗?”记者问。

  “当然可以,像动感地带和神州行不需要身份证,你直接买号就能用,凭密码就可以办理所有业务,包括过户、缴费、挂失、补卡。”摊主拿起一叠神州行畅听卡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不记名卡,个人资料是空白的,充值激活后就可以直接使用。

  随后,记者对几个手机号码代售点随机调查。一家出售手机卡号的小店,门口纸板上写满了出售的手机卡号。记者表示没有带身份证后,店主称没关系,随后他拿出了一张用户登记表让记者填写,但记者所登记的姓名、身份证号是否真实则明显不关心,“移动公司要回收的,我们也没办法。”在问及是否知道明年底要推行实名制时,店主连连摇头:“不现实,我们这里没法查验,而且我也不可能要求客人给我看身份证,这不是自断财路吗?”

  随后,记者又上淘宝网联系到北京一位售卖手机卡的店主,通过淘宝旺旺上一番聊天,记者了解到店主压根儿就不关心买家是什么身份,只要付钱就能交易。

  “三座大山”如何跨过

  据了解,目前,除了中国移动的全球通、中国联通的世界风和中国电信的189号段外,其他品牌均属不需要进行身份登记的预付费卡。统计资料显示,由于我国最初为了方便用户,扩大用户规模,没有实行实名登记,目前尚有3亿元左右非实名制预付费手机用户,占我国7亿手机用户的一半左右。

  如此庞大的用户群,如何召集回来一一进行身份验证?即使是已登记的个人信息,又该如何对其真实性进行核实?对于运营商而言,无论哪种情况,操作起来都非常艰难。

  而身份验证并不是惟一的难题。电信专家王斌告诉记者,除此之外,我国要推行手机实名制,尚存在如何调动运营商积极性、怎样确保用户登记信息不泄露这两个难点。

  “实行实名制肯定会对运营商产生不利影响,工作量增大不说,肯定要付出相当大的经济代价。”王斌告诉记者,实名制后,运营商将在技术、设备上进行较大改动,要扩充现有的数据库,营销模式、业务流程、产品设计也要跟着相应变化。

  以中国移动为例,目前有三种主要营销渠道:自办营业厅、合作营业厅和指定代销点。一旦实行实名制,现有的营销渠道必须进行调整,“数量众多的指定代销点因为缺乏验证身份的终端设备,不得不失去代销资格,如果想继续代理,就必须添置大量设备,而这显然不太现实,所以这种经济损失是运营商所不希望发生的。”王斌认为。

  而登记实名,将个人信息完全置于运营商的掌控之中,这也让一些用户觉得不太踏实。根据新浪网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六成的手机用户赞成实行手机实名制,却有四成的用户担忧实行实名制之后会出现信息泄露的问题。

  “运营商如何保证个人信息不外泄?在当前个人信用体系缺失和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引入手机实名制迫切要求加强相应的政府责任,保护用户的隐私权。”一位网友在投票后写了这么一段话。

  手机实名制并非灵丹

  即便能攻克这三个“老大难”,实现了手机实名制,我国电信市场的种种不合法现象就能随之彻底杜绝吗?回答是否定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清醒地认识到,“手机一实名,天下就太平”,那只是美好愿望,不可能实现。

  一位法律人士指出,垃圾短信、非法短信泛滥是我国法律制度建设不健全的表现之一,要消除类似情况,有赖于全面完善相关法律及提升各相关部门联手执行的能力,颁布《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推行实名制仅仅是这一系统工程的其中一小部分而已,是全面规范电信秩序这场长征的第一步。

  “从长远来看,实行手机实名制利大于弊。毕竟,实施实名制,对规范短信息管理、保障信息安全、维护广大电信用户的合法权益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认为,手机实名制有利于保护普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制造诈骗短信、响一声电话的不法分子起到威慑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垃圾短信的数量,但是,仅凭实名制难治本,更需要相关部门在技术、制度和法律方面逐渐完善,如尽快建立相关的用户信息保护制度以及相应的投诉、受理和处罚机制,并加强监管,彻底堵住非法牟利的出口。

  而王斌表示,如果仅仅为了方便管理用户,一味强调用户实名登记的义务,却忽略了运营商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和改进服务的必要性,那么实名制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可能使手机用户遭受比现在更加猛烈的垃圾短信“轰炸”。

  本报北京12月30日讯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2、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3、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4、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5、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7、回复“6G31”免费领取《基于云网融合的6G关键技术白皮书
  • 8、回复“IM6G”免费领取《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