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移动公司出卖用户个人信息

  本报讯(记者窦红梅)最新的调查表明,消费者的真实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已经被一些地方的移动公司在暗地里成规模化经营,并由此导致了垃圾短信、个人银行卡账户被窃等一系列严重后果。昨天晚上,央视“3·15”晚会将“揭黑”的重拳打向了出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移动公司,以及围绕“个人信息”而产生的一条地下“产业链”。

  央视记者调查发现,垃圾短信的发送已从最初的个人、小公司,逐步向大公司、大集团化发展,从点对点的短信到大面积传播的小区广播业务,都成为当地移动公司眼中的摇钱树。在山东济南、日照等地的移动公司,采用短信群发器发送短信的价格是每条六分钱。技术人员设置好内容后,一万五千条垃圾短信10分钟左右就能发送出去。为了完成他们的收入指标,有的移动公司连违规违法的一些信息照样也能发送。

  一家广告公司在经营着垃圾短信的群发业务,这家公司负责人介绍:“我们这个资源全部都是从移动公司调出来的,说白了都是拿钱买的。所有的信息都有,山东省的全部都有,就是全国各地的也都能调得出来。”

  晚会顺着个人信息的失密继续调查发现,一些不法分子大肆利用非法取得的个人信息,以电话推销、电视购物的名义进行诈骗。他们编制了成套的诈骗方法,由于能准确说出被访者的姓名、购物经历等,使被骗者很难有效防范。在网上,一些公司和个人廉价叫卖全国各地的车主信息、各大银行用户数据、甚至股民信息等等。记者仅花了100元就买到了1000条各种各样的信息,上面详细地记录了姓名、家庭住址、固定电话、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等,应有尽有。央视记者还验证了一下网上出售的个人身份证信息,通过公安部门的户籍查询系统进行核对,结果让人大吃一惊,这些信息完全是真实的。

  进一步的调查更让人“心惊肉跳”。仅仅花费5毛钱,电脑就变成了“肉鸡”,在你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在网上任人摆布。更可怕的是,网上这种身份证件的买卖,让不法分子通过克隆身份证,从银行办理出各种各样的信用卡,恶意透支。个人信息泄露,还导致短短5个月的时间里,近500个储户向各地警方反映,自己银行账户里的存款离奇失踪。

  “3·15”晚会向全社会共同呼吁,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已经刻不容缓。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2、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3、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4、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5、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7、回复“6G31”免费领取《基于云网融合的6G关键技术白皮书
  • 8、回复“IM6G”免费领取《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