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业挥别黄金时代 调整定位重塑管道价值

回望2015,全球电信业真正挥别了“黄金时代”。虽然全球数字复苏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了一些机会,但用户和数据流量的增长却未能抵消总体收入的滑坡趋势。据Ovum公司统计,2015年三季度全球电信运营商的收入为4325.7亿美元,同比下降6.4%,移动和固定业务收入延续了2015年一季度就出现双下滑趋势,移动业务收入同比降幅更是达6.9%。从区域方面来看,除了北美、非洲有微弱增长以外,其它区域全部为负增长,其中东欧同比负增长高达24.7%。
  根据安永发布的最新《全球电信行业调查报告》显示,除了基础电信业的自然衰退原因之外,调查中36%的受访电信运营商首席高管认为,颠覆性竞争对手是运营商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因为这些OTT公司绕过传统分销模式,通过互联网提供应用程序或服务,使得其在价值链收入中的份额已增至10%,在与运营商的网络中立争论中也是略胜一筹。终端方面,eSIM卡的问世更是将运营商对SIM卡硬件的掌控力进一步削弱。
  虽然收入利润情况将长期受压,OTT颠覆性竞争者也并无意放慢脚步,但可喜的是运营商表现出了较以往更为平和、成熟的心态来应对这些挑战。多年来对管道价值的背离思潮已渐渐褪去,管道价值的重塑才是对新增长的定位。
  一是调整战略投资新增长点。为了摆脱增长乏力的困境,运营商通过并购及资产出售对企业资产结构进行调整和整合。一方面通过出售非核心基础设施资产减轻债务负担,获得资金投资于新战略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并购视频、互联网以及内容资源,来获得更多话语权。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流量爆炸再次使得IDC领域的投资并购红火起来。
  二是网络竞争重新成为焦点。与OTT公司的破坏式的创新相比,运营商在互联网化转型中的创新难免显得有些花拳绣腿。经历了这些年的摸爬滚打,运营商重新认识并升华了管道的价值:只有网络速度和质量对用户的吸引力才是致命的。于是开始重新把注意力拉回到网络建设上,LTE和超高速宽带将全面引领移动和宽带市场,并进一步推动基础业务结构的变化。套餐计费转变为以数据为核心,语音和短信成为数据的附着品。
  三是业务创新围绕核心能力。业务方面的创新不再如以往那般广撒网,而是围绕各自的核心能力找到聚焦点。先进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努力日益聚焦移动支付和移动视频,并深刻认识到合作和优质服务是有所作为的关键。智能家居在高速宽带的推动下进入业务成熟期,不仅成为一种连接传统业务(如宽带)和新业务(如M2M)的纽带,同时也成为了一个使运营商具备先发优势的、重要的应用平台。
(邓煜熙)
 
网络中立博弈:互联网新兴势力占上风
  美国是最先提出网络中立问题的国家,也是争论最为激烈和深入的战场,这一持续十多年的战争在2015年达到了白热化。2015年2月底,美国FCC以3:2微弱优势通过了网络中立管制政策,标志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势力在此轮较量中略占上风。
  所谓网络中立是指流量需要被平等对待,没有歧视、限制和干扰,独立于发送者、接收者、类型、内容、设备、服务或应用。其核心在于网络运营商不能对互联网内容商进行与价格相关的差异化的服务策略,防止运营商从商业利益出发控制传输数据的优先级,保证网络数据传输的“中立性”。
  本次“史上最严厉”的网络中立法案涉及到的重要信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把高速互联网服务定义为一种通信服务,而非信息服务,必须按照《电信法》进行监管;二是除了有线互联网,无线互联网也将受新规管制。新规提出三点要求:不得封阻 (No Blocking)、不得限速 (No Throttling)、不得设置付费优先 (No Paid Prioritization)。而争论的焦点就在于“是否允许网络运营商对互联网公司流量设置优先级并额外收费”。
  欧盟也在2015年的10月投票通过了网络中立原则的提案。相比之下,欧盟的提案相对宽松,允许在一定条件下创建“快车道”。在数据流量爆炸式增长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差异化的网络质量服务可谓全球电信运营商长久以来的目标之一,新规的出台无疑是对美国电信运营商的重大打击,不但会遏制运营商投资网络和创新服务的激情,同时还会限制一些带宽要求较高的创新式的互联网服务。然而在这场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的博弈当中,电信监管机构的天平暂时倒向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势力,但终究谁才是最后的赢家,让我们拭目以待。(李丹)
 
运营商调整资产结构提升产业链地位
  2015年全球电信运营企业通过并购及资产出售对企业资产结构进行调整和整合,试图保持产业链主导地位及推动企业收入增长。电信运营企业一方面通过出售非核心基础设施资产,如铁塔、数据中心等,减轻债务负担,获得资金投资于新战略资源。另一方面并购视频、互联网以及内容资源,以获得产业链主导者地位。
  2015年科技电信行业并购交易量超过1万亿美元,为2000以年最大并购规模,是全球并购交易量最大的市场。预计2016年,电信行业并购交易量仍将增长。2015年6月,Verizon一方面以4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OL,声称对AOL的收购将会促进公司在LTE无线视频和OTT 策略方面的推动和发展。另一方面将部分铁塔资产出售给美国铁塔公司,获得50亿美元现金,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司投资网络、改善客户体验、发展新产品和服务实现盈利增长的长期战略。印度塔塔电信出售其数据中心公司,售价超5亿美元以帮助削减债务。AT&T收购了美国最大卫星电视服务商DirecTV。
  从全球区域电信市场资源布局来看,部分非洲、东欧地区由于电信业务收入增长乏力,运营商倾向于出售这些地区的电信业务,而亚太区由于其高增长,仍然受到瞩目。2015年,英国电信加大亚太区市场的投资,新加坡正式推出全新光纤环,同时新增超过28个PoPs点已接入现有的基础设施;英国电信还获得了印尼的运营许可。印度巴蒂电信计划投资90.4亿美元扩建印度的网络。同时巴蒂电信欲以最高10亿美元的价格向法国Orange出售其4家非洲子公司。非洲业务长期以来都是巴蒂电信的负担,仅2015年1-3月,就给这家运营商带来了18.3亿美元的亏损。(胡绯绯)
 
全球LTE网络不断升级  中国成为4G领头羊
  2015年是LTE网络高速发展的一年,也是中国4G用户后来居上的一年。据GSA数据,截至2016年1月,共有157个国家和地区的480个LTE网络投入商用,其中采用FDD的有409个,TDD的有50个,混合组网的有21个。全球有57个国家的116个LTE-A网络商用。有29个国家的46个VoLTE-HD业务商用。据Ovum数据,截至2015年11月,全球LTE用户达9.07亿。工信部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4G用户数达38622.5万户,超过美国总人口数,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达29.6%,成为4G发展速度最快、用户数最多的国家。
  从全球角度来看,LTE发展较好的区域是东亚和美国。据OpenSignal监测数据,截至2016年2月,全球4G网络覆盖较好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荷兰、新加坡、美国等;LTE网速最快的国家有新加坡、新西兰、匈牙利、以色列和韩国。韩国是发展LTE最超前的国家。2015年6月,KT的移动网络——GiGA LTE商用,该网络提供最高达1.17 Gbps的下行峰值速率,成为全球最快的LTE网络。
  在业务创新方面,运营商取得很大成绩。2015年4月,韩国LG U+协同日本KDDI推出VoLTE漫游服务。6月,沃达丰在西班牙进行了首次LTE eMBMS广播测试。9月,英国EE推出基于4G的M2M业务。
  One LTE成为LTE发展的一个方向,即在LTE网络中包含TD-LTE、LTE FDD两种接入方式和一张共用核心网,是向5G演进的基础。2015年3月,华为携手澳大利亚Optus推进One LTE深度融合。6月,爱立信携手高通在沃达丰葡萄牙的一张商用网络上实现了TDD/FDD载波聚合。
  2015年是LTE网络稳步发展、升级、业务不断创新的一年。LTE已经成为移动网络的主体,并将不断升级换代。(孙浩)

宽带市场逐渐进入  超高速光纤竞争时代
  全球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宽带市场逐渐进入数百兆乃至千兆的超高速时代。据Ovum估计,2015年全球FTTH光纤市场规模将达10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光纤市场的最大驱动力之一并非竞争最激烈的美国电信公司,而是中国移动,其正加速建造更多的有线网络,随之带来CAPEX持续上升。
  多国运营商纷纷推出面向住宅用户的超高速宽带业务。在美国, AT&T 2015年继续扩大千兆宽带GigaPower FTTH部署至达拉斯和沃斯堡地区。目前AT&T已在芝加哥、休斯顿、亚特兰大和堪萨斯城等10多个地区市场推出GigaPower业务,价格为120美元/月,在与Google光纤业务存在直接竞争的市场如堪萨斯城,价格更可低至70美元/月。Comcast公布面向居民的2Gbps网络服务Gigabit Pro,业务价格为300美元/月。Google利用现有的电线杆在盐湖城和纳什维尔部署光纤,其1Gbps宽带有望在北卡罗来纳州扩大服务。Centurylink在原被Comcast垄断的明尼阿波利斯市场推出自己的1Gbps宽带及IPTV服务。
  加拿大Bell Canada于2015年年中在多伦多、安大略、魁北克等多个地区陆续推出Gigabit Fibe宽带业务,初期该业务最高网速可达940Mbps,业务价格为150加元/月。2016年该业务的网速将提至1Gpbs或以上。随着网络能力提升,Bell Canada计划2017年推出10Gpbs宽带接入服务。
  在英国,BT 2015年初开始在其全国的FTTC基础设施上部署G.fast,计划十年内在英国大部分地区支持上达500Mbps下载速度,DSL用户已持续少于ADSL2+用户。TalkTalk宣布专注光纤宽带服务,已停止铜缆服务,面向居民的千兆宽带为21.75英镑/月(含电视),面向中小企业的价格则为25英镑/月。在瑞士,Cablecom推出宽带产品提速,最高的两档产品包括500Mbps宽带与视频点播。
  超高速宽带将渐成主流业务。随着宽带接入运营商对光纤网络部署建设和超高速宽带业务的推广,超高速宽带用户的数量将加速增长。据Ovum数据,2015年全球FTTH用户达2.2亿,同比增24%,FTTH用户占全球宽带用户的比例达28%。未来5年,全球宽带用户中使用10Mbps或以下速率的用户比例将从2015年的40%降到19%;使用100Mbps或以上速率的用户占比将从2015年的7%升至17%。(李清莲)
 
IDC成全球投资和并购热点
  2015年,全球IDC领域投资和并购活动十分炙热,全球运营商和移动互联网巨头基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飞速增长带动的流量应用供给压力以及寻找新的营收增长点需求,果断出手,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并购和直接投资的热潮。
  从2015年2月份开始,欧洲市场就发生多起IDC重大并购,主要目的是使运营商可以快速进入某些目标国家市场。例如NTT约8.36亿美元的报价要约并购德国IDC提供商E-shelter,使NTT在欧洲的IDC扩展到9.2万平方米,分布在9个城市。数据运营商Equinix收购英国数据中心提供商Telecity,使已在欧洲和中东地区共运营30多家数据中心的Equinix再增加32座数据中心。
  对于没有合适目标资产或者拟并购对象要价过高的运营商,或者应用全新IDC节能技术以节省日后运营成本、以及预留更多云服务能力的IDC运营商,在其扩充IDC业务能力时候,往往采取自建的方式。例如TeliaSonera AB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通过可再生能源方式建立一个数据中心,以节省运营成本,谷歌也计划将阿拉巴马州的一座旧燃煤电厂改建成它的新数据中心。巴西运营商在巴西东北部新建一座3000平方米的数据中心。而IBM等对云服务能力要求较高的IDC运营商选择自行投资建设15个数据中心。阿里云则是为了配合其为“出海”的中国企业提供云服务的战略目标,在新加坡自建数据中心。印尼电信新加坡子公司在新加坡自建了三家IDC。 
  在现有IDC业务能力上叠加新解决方案或提升IDC资源效率也是常见的做法。例如谷歌在其IDC设施叠加CDN服务能力。瑞士ICT云服务商Abraxas完成了虚拟化多租户云数据中心网络的建设。该云数据中心网络基于SDN网络架构,可大幅提升ICT资源利用率 
  在业务成本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通过网络资源互补合作成为一种趋势。例如2015年10月,中国联通与西班牙电信就共享全球数据中心达成协议,双方最初以各三家数据中心为起点,围绕云计算服务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张小东)
 
运营商聚焦支付与视频业务
  2015年,运营商逐渐将重心重新投入管道建设,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努力日益聚焦于与自己核心能力相关,并已取得一定成效的支付及视频业务。
  移动支付从自建走向合作,服务及技术升级,加大推广力度。美国运营商在移动支付拓展上出现重大转变,放弃自建走向合作。AT&T、T-Mobile、Verizon将合资移动支付公司Softcard的技术及专利出售给Google,并在Android手机中预置Google Wallet应用。此外,美国四家运营商均实现对三星支付的支持。欧洲运营商则积极与第三方合作推广支付应用。Orange与万喜停车场合作推出移动应用“Simplypass”,可直接支付停车费用。
  运营商还发力对支付服务进行了服务和技术升级。沃达丰在欧洲推出全新NFC手机钱包服务,可绑定银行卡,并为其土耳其移动钱包Vodafone Cep Cüzdan增加眼球识别技术。Orange在西班牙推出Orange Cash新版本,支持非接触POS终端支付和一次性虚拟卡在线支付。NTT Docomo 和富士通将虹膜辨识技术运用到移动支付中等。
  部分在移动支付服务方面走在前头的运营商已获得可观收入,加大推广力度。Orange在中东和非洲等地移动支付每月交易额达5亿欧元,2014年为Orange带来5000万欧元收入,将进一步在法国全境及西欧进行推广。
  移动视频从拼内容到拼服务。运营商纷纷加强与媒体公司的合作,以获得优质内容。新加坡电信将与索尼影业和华纳兄弟组建合资公司,在亚洲推出在线流媒体视频服务“Hooq”。Verizon将与梦工厂及旗下的Awesomeness TV推出视频服务,并将HBO NOW引入其数字平台,还以44亿美元收购了AOL。意大利电信同Sky推出互联网电视服务“TIM Sky”。T-Mobile推出Binge On服务,24家视频网站流量全免,每月3GB以上套餐用户都能享用。
  运营商在推新服务方面也动作频频。BT将个性化视频功能集成于Cloud Contact(云联系人)服务系列,帮助企业创建个性化视频。BT体育台与爱立信达成多年期广播和媒体服务合作协议。Orange推出全新流媒体设备 “Orange电视棒”,可在宽带和移动服务之间创造无缝体验。AT&T将与Uber合作推出联网汽车搭乘服务,乘客可通过后座的平板电脑观看大学橄榄球比赛直播。(张敏)
 
运营商发力智能家居市场
  2015年,电信运营商更加重视智能家居平台及其品牌的运营,如AT&T的智能家居业务品牌Digital Life,不仅在美国本土推广,也借助其它运营商进入欧洲市场;新加坡电信和德国电信也纷纷推出类似的智能家居业务与平台。智能家居在运营商心目中已不是一种单一的业务拓展,而成为一种连接传统业务(如宽带)和新业务(如M2M)的纽带,以及成为一个运营商具备先发优势的、重要的应用平台。
  首先,智能家居在高速宽带的推动下进入业务成熟期。由于各国运营商都陆续开始推动超高速宽带(300Mbps以上)的家庭商用,使得各类家居设备的联网带宽得到有效的保证。运营商以资费套餐和业务捆绑形式,通过智能家居业务提升用户体验,对超高速宽带业务也起到推动作用。
  其次,智能家居是运营商争夺家庭业务中心控制台的重要切入点。智能家居革命成为各类企业争夺的新战场。三星通过设备(手机与家电)+平台(SmartThings)的方式切入,苹果具有优势的苹果设备+Homekit平台,谷歌等OTT企业也开始构建其智能家居生态圈。布局智能家居是抢夺物联网话语权的重要切入点之一,运营商的优势主要集中在网络入口、服务能力、业务融合等方面。如AT&T的Digital Life虽主打家居安防,但业务可与宽带业务、汽车业务相捆绑,其设计理念是希望用户在家庭和汽车这两个场景中都可以运用到AT&T的业务,并以AT&T业务为中心控制台实现对其它联网业务的控制。
  第三,目前智能家居最大的问题是商业模式的问题。面向前向用户提供融合智能家居业务,面向后向用户提供多设备与多标准兼容平台是目前流行的商业模式。对于运营商而言,目前智能家居业务的主要效益在于捆绑与促进其它业务、以及提升客户忠诚度方面;另外,智能家居平台作为一个运营商早期切入的兼容平台,可以通过开放的方式纳入更多第三方应用,以扩大在产业链条中的话语权。(梁建君)
 
4G资费创新重视流量价值
  2015年,全球主要标杆运营商的计费核心转变为数据,语音和短信成为数据的附着品。同时,4G网络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启动了VoLTE业务,这更让运营商统一语音和流量计费具备了基本条件。
  4G时期话音业务呈现低值化态势,运营商由以往流量包月、话音分档转向话音包月、流量分档。2015年5月,韩国SK电讯推出Band Data套餐,为用户提供不限量的通话时长和更多的数据流量配额。至此,美欧日韩主流运营商的后付费套餐大多取消了话音分档,流量分档成为资费套餐的主要趋势。在流量显得如此重要之后,运营商围绕不限量套餐展开暗战。因为重视对流量价值的保护,在4G发展初期纷纷取消了不限量套餐。然而随着竞争加剧,份额较小的运营商又重燃战火。比如7月,美国Sprint和T-Mobile推出有限定条件(超量降速)的不限量套餐以期扩大份额,而主导运营商Verizon和AT&T均未跟进。韩国三大运营商原已取消不限流量套餐,但迫于竞争形势又面向高端客户重新推出。
  资费套餐简单化、透明化成为趋势,特别是主流运营商大幅降低手机补贴,通信服务和数据资费变得越来越透明。2015年,美国运营商陆续取消手机补贴和合约制。T-Mobile是美国第一家取消补贴设备传统两年期合约的主要运营商(2013年)。8月,Verizon和Sprint宣布停止合约模式,12月,AT&T停止合约模式,至此美国移动市场手机补贴消失。其它国家运营商虽还存在,但与往年相比也出现大幅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虚拟运营商不仅填补了现有移动通信市场空间,提高了整个行业效率,其许多创新商业模式和资费套餐策略甚至被基础运营商借鉴。比如个性化定制套餐、实时修改套餐、流量转赠等都是由虚拟运营商首先推出,基础运营商进而跟进,激发了整个行业的创新效率。
  总体来说,运营商在流量资费创新形式和内容上有较大突破,但一些创新措施引发广泛讨论。比如以定向流量免费为代表的后向流量经营,部分人士质疑这实际上吸引用户只使用特定服务,构成正向价格歧视,对竞争有一定损害,与网络中立的要义相悖。(刘晓峰)
 
eSIM卡渐行渐近:运营商迎挑战
  2015年7月,苹果和三星就参与eSIM卡计划与电信行业的其他同行进行深度探讨。eSIM卡的工作原理则完全不同与传统SIM卡,虽然其不能拆卸,但可以随意切换运营商服务,且无需更换SIM卡。eSIM卡可以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可穿戴设备上使用。支持苹果公司eSIM卡计划的运营商包括AT&T、德国电信、Etisalat、和记黄埔、Orange、西班牙电信以及沃达丰。
  无独有偶,GSMA也在大力推动eSIM卡的发展。2016年2月,GSMA发表了可供远端启用的新一代SIM卡标准规范,这是第一个GSMA标准版可远程编程的eSIM卡。GSMA表示该eSIM目的不在于取代现有的SIM卡,而在于协助使用者以同样的订阅服务连结不同的装置,并让装置制造商可开发诸如更轻薄短小的移动连网装置。还表示,GSMA的eSIM卡并不意味着将取代苹果的SIM卡。GSMA将继续努力说服苹果支持该组织所提出的倡议,并称目前与苹果的谈判正在取得进展,对达成正式协议表示乐观。此eSIM卡适用于智慧型手表、健身手环与平板电脑,到2016年6月,将扩大到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上。 GSMA的eSIM支持者有AT&T、和记电讯、德国电信、KDDI、NTT DoCoMo及Verizon等电信营运商,高通及意法半导体等芯片供应商,以及华为、LG、微软及三星等装置制造商。
  配有eSIM卡的智能手机将拥有远程设置、删除和更换移动运营商的能力。对电信运营商而言,电信运营商长期拥有的SIM卡硬件的掌控力将遭到削弱。这是自电信运营商对手机终端的影响力在智能机时代遭到严重削弱甚至消亡之后,在重要的硬件领域的影响力的再一次严重削弱。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2、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3、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4、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5、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7、回复“6G31”免费领取《基于云网融合的6G关键技术白皮书
  • 8、回复“IM6G”免费领取《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