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易芝玲:期待6G时代出现新的终端形态 看好云端智能机器人前景

C114讯 4月18日消息(赵婷婷)4月16日至18日,以“创新预见6G未来”为主题,由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指导,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2024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召开。

期间,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易芝玲在接受采访时,阐述了6G技术的主要特点及其对社会生活可能带来的变革。她指出,6G作为新一代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将成为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实现从万物互联走向万物智联的跨越。相较于5G,6G网络在传输速率、时延及用户体验等层面均呈现显著提升:峰值速率将会达到100Gbps,较5G提升十倍;时延将会降低到0.1毫秒,仅为5G的十分之一;而从端到端业务视角看,用户体验将提升2-3倍。

易芝玲强调,移动通信技术的演变,从4G到5G ,5G到6G不仅仅是无线空口技术的变革,而是涵盖CT(通信技术)、 IT(信息技术) DT(数据技术)多种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6G是通感算智深度融合、空天地一体全域覆盖的新一代移动信息网络。通感智算一体化无线网络需要增加感知、智能、算力、数据处理、安全增强等能力;空天地一体方面需要重点关注低轨卫星,考虑与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在业务,网络,或空口层面进行更优匹配。”

易芝玲指出,在6G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中国扮演着重要角色,积极贡献于国际电信联盟(ITU)的6G愿景,做了很多牵头工作。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也是责无旁贷。在今年年初,中国移动联合多家产业链合作伙伴,正式发布“6G通感算智融合(众创)研发试验装置1.0”,打造开放、众创的6G公共试验验证平台和新型基础设施,围绕着6G“先行先试”,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谈及6G部署初期可能面临的挑战,易芝玲直言不讳。她指出,高成本、高能耗等问题在任何一项新技术从起步到大规模部署的过程中都难以避免。4G向5G的演进过程中,围绕着成本-收益以及投资必要性的争论很多,原因在于5G的承诺尚未完全兑现。站在To C角度,虽然5G单位比特传输成本大幅下降,但在提升运营商ARPU和消费者获得感方面表现乏力;在To B端,5G赋能垂直行业的效果仍需加强,垂直行业的复杂度会高很多,跨行业协作需要时间循序渐进;在系统能耗方面,虽然单位能效提升了很多,但是大幅提升的速率及带宽下总能耗还是会增加;国内三大运营商在引领全球的5G部署,服务,性能与效率提升方面已经率先积累经验不断改进为全球5G生态提供典范。

对于用户而言,移动通信的代际演进可能不会出现完全不同的体验,因为代际内技术也在不断的演进。继5G技术4G化, 6G技术5G化也正在显现。“尽管这些围绕网络KPI的量化指标在日常使用中可能不易察觉,但它们为未来的创新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向6G时代的应用,易芝玲更加看好沉浸式体验,包括但不限于xR (VR、AR、MR),并进一步延伸至数字孪生和元宇宙领域。然而,这种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经历很多阶段。“在6G时代,都是完全有可能实现。但需要技术突破,商业模式探索与产业链培育同步推进。”

此外,她也期待更加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新形态的终端出现。“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身体的一部分,但‘低头族’对人体健康并不好,很期待6G时代出现新的终端形态。”看好可穿戴且非侵入式终端的成熟发展之外,她也期待看好云端智能机器人,认为其有望成为6G网络重要应用场景。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2、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3、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4、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5、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7、回复“6G31”免费领取《基于云网融合的6G关键技术白皮书
  • 8、回复“IM6G”免费领取《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