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提出多领域数字化共振:一切为了加速电信业数智化转型

(计育青/文)在近日上海举行的2021MWC大会上,人们不仅能看到最新的技术、产品、软硬件设备,还有诸多创新的理论和理念。在展会期间举行的华为DAY0数字化运营运维转型论坛上,华为全球技术服务部总裁汤启兵在主题发言中提出了创新的多领域数字化共振理论,主张电信运营商从业务、平台、技术和生态四个领域分层推进数字化转型,在激发更多场景和应用创新的同时,带动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和组织的系统化变革,进而加快电信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只有在业务、平台、技术和生态四个领域相互配合、相互开放、相互激发,形成价值的共振,运营商才能将一个个点的变化扩散到全局,激发整体的能级跃迁,打开新的空间。”汤启兵说。

柔性是数字化转型关键特征

随着5G商用不断推进,各行各业都在寻求综合运用5G、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来重塑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流程。有数据显示,预计到2023年会有75%的企业使用智能技术,同时智能技术的相关算法、模型、芯片、硬件等应用成本也会以每年50%的幅度下降,因此在各行各业的推广速度会非常惊人。

“同时,基于5G的泛联接技术、云技术等也在飞速发展,这是一个激动人心变革的时代,华为希望与行业伙伴一起来推动这场数字化变革。”汤启兵说。

作为支撑这一切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提供商,电信运营商需要满足市场对资源柔性、业务柔性和数据柔性的新要求,自身也需要打造资源运营、服务运营和业务运营三层架构,并在各层级内实现自治闭环控制,从而带来极致用户体验、全生命周期运营的敏捷化和资源效率的最大化。

对于“柔性”,汤启兵认为其实是一种可持续变化的能力,包括持续迭代、持续集成、持续交付等,而柔性的核心是平台、技术、思想和流程。“要获得‘柔性’,电信运营商需要推进业务、平台、技术和生态等多个领域的共振。”汤启兵说。

业务共振:网络随业务而动

据汤启兵介绍,目前运营商在考虑网络底层架构、运维体系、市场体系时,仍然没有充分聚焦客户快速响应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华为认为电信运营商需要在业务、平台、技术和生态四个领域相互配合、相互开放、相互激发,形成价值的共振,一个点的变化扩散到全局,激发整体的能级跃迁,进而才能打开更多的场景、更新颖的业务和更深层次的转型。

所谓业务共振,是针对传统运营模式无法适应新业务大量涌现而提出的。华为认为,运营商需要面向用户和场景来打通全流程,实现数据贯通和业务之间的共振,从而做到网络随业务而动、网格化上门维护和营销一体化。以电信网络建设为例,事先的投资规划总是有大量的主观决策,缺少对客户和市场因素的考虑。“因此业务的数字化一定要贯穿始终,从规划、建设、维护、优化每一个环节都做好数字化底座,把人为操作转变为基于数据的科学决策。”汤启兵说。

自2016年开始,华为服务启动了名为“Digital GTS”的变革,尝试通过推进数字化、平台化技术,为电信行业数字化转型探索出一条前进之路。总结四年来的实践过程,汤启兵认为,一是有高强度的投入,二是始终以效率、客户为中心。华为服务有5000多名研发人员,其中90%是数据和软件人员,因此本质上就是一个软件公司。汤启兵认为,未来运营商也会向软件企业发展,华为今后要做的是把自身的能力开放出来,帮助运营商真正从CT向IT转型。

平台共振:以统一平台盘活数据、资产和智能

平台共振是指建立统一的平台架构,从而实现资产、数据和智能的灵活调用,将人与人的协同转化为基于统一平台的数据、资产和智能的协同,方便各业务部门快速推进各自领域的创新。

那么运营商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平台?根据华为自身的实践经验,关键是要在对未来的评估的基础上,实现各个部门的拉通以及数据、资产的流转,而这些都可以借助平台和技术来解决。汤启兵谈到了海外市场的一个案例,华为帮助客户打通了基于客户视角的优化、运维数据化系统,不久前已投入实用。

在本次论坛上,华为发布了HUAWEI SmartCare下一代融合平台,该平台有三个特点:一是升级了数据和网络开放能力,使得运营商和生态伙伴可以通过低代码工具链进行数据和网络能力编排,加快应用创新;二是内置了30多个“开箱即用”的智能模型,让重复问题处理自动化,复杂问题处理智能化;三是引入了“智能潮汐调度”、“冷热数据智能识别和存储”等核心算法,有效提升了计算资源利用率。利用这一平台,运营商可以真正将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数字化运营落到实处。

技术共振:全流程智慧赋能

技术共振的作用在于把数字技术带入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实现全流程智慧赋能。汤启兵表示,技术共振是针对如何在工作流中引入端、管、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而提出的,运营商需要将这些数字化技术带入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从而将传统基于人、静态且被动的工作流逐渐转型为智能化、动态化、主动的智能工作流。

在华为服务的“Digital GTS”项目中,大量应用了神经网络、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事实上,借助这些技术,华为服务的维护体系已经从一个单纯的云端系统演进成了“云端+地端”协同的系统,每个员工的贡献都会汇入云端系统,将传统的人机协同维护变成了智能可预测的维护。

“随着运营商的资产越来越多,维护的规律、可预测性却越来越清晰,这项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汤启兵说。

生态共振:与客户、伙伴共生、共创、共赢

数字化转型不能靠单打独斗,需要运用灵活的生态联合创新模式,聚集生态伙伴的力量来共同完成,这就是生态共振的含义。汤启兵表示,这是一个宏大的理想,不仅需要华为这样的通信厂商、国内外电信运营商的参与,也需要标准组织、产业联盟、咨询与系统集成商、独立软件提供商、独立硬件伙伴等一起来构建生态体系。

近年来,华为一直在向生态伙伴提供基础平台和技术,包括数据、自动化、编排开发能力等,与伙伴共生、共创和共赢。要把这些数字技术用好,首先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目前已经有2万多个开发者在华为系统上做开发,2021年华为会专门配备100多个专业讲师和50门课程来进一步培养数字化人才,降低开发和技术门槛,降低安全和可信保障门槛。

在此次论坛上,华为发布了电信站点信息化模型T-BIM(Teleco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白皮书。白皮书中定义了标准接口,能够保持信息在跨系统和跨专业协作中保持完整性和有效性,牵引工程建设的规范化,提升资产运营管控效率,为后续行业开放、生态协作奠定基础。“数字化站点是构建数据的基础,是数字化转型的基座。”汤启兵说,“华为将通过与全产业链的合作创新,释放数字化站点价值,实现共赢。”

转型关键:由点到线、面,有序推进

汤启兵强调,从华为多年来的探索经验来看,数字化转型是一场组织系统化变化,既是从上到下的治理体系变革,也是从下到上的接受体系建构,因此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是要建立持续的改进、升级机制,从点到线、面,稳步推进。首先需要针对关键业务节点及其痛点,不断进行技术迭代与创新;其次是借助平台技术打通现有的孤立系统,用一条线将各个系统串起来;然后在线的基础上连成面,依靠统一的网络智慧平台(GDE)连接多个业务场景,通过数据的自动流转来实现更大范围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最终以平台为核心,实现业务、数据和生态的多领域数字化共振,持续加速数字化转型。

汤启兵最后总结说,对于数字化转型,企业必须要有耐心,从决策层到一般员工都要参与进来;其次要注意调整组织架构、前瞻性地推进数字化人才的培养,促成企业内部思维和能力的转型;还要注意由点到线、到面的有序推进。这一切工作都以平台为核心,可以实现多领域数字化共振。

“华为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就是一点一滴做起来的,一切以平台为核心,逐步培养数字化人才,不断增强智能化能力。”汤启兵说,“5G、人工智能、云等技术正在改变电信行业的未来,让我们携起手来,帮助客户赢得更加辉煌的未来。”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2、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3、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4、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5、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7、回复“6G31”免费领取《基于云网融合的6G关键技术白皮书
  • 8、回复“IM6G”免费领取《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