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剧本”没完没了

  “您好,您有一张法院传票,请于今天下午4点前取,如不取走,我院将强制执行,咨询电话……”这是苏州刚刚抓获的一个电信诈骗团伙群发的“法院传票”。据统计,2013年1至9月,仅上海市就破获电信诈骗案件2220起,上海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联手商业银行共成功劝阻电信诈骗案件5536起。

  诈骗名目

  老骗局+新手段

  传统的电信诈骗往往是用各种手段冒充亲友、老板、房东要求汇款或者假扮邮局、社保、税务和公检法人员诈骗,还有一些更为“古老”的招数包括冒充公司或知名电视节目的中奖诈骗以及虚假绑架诈骗等。

  然而这些招数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新的诈骗名目就已经“粉墨登场”。

  有的团伙更是“与时俱进”,趁着台风刚过,巧立名目,设计出“洪水补贴”的骗局。在浙江鄞州,村民家中因台风受灾后,就有陌生男子打电话谎称是国家工作人员,说此次洪水造成各地损失较大,国家有社会保障方面的补贴,可以领取补贴,不过要先向一个银行账户汇款确认。

  还有些团伙竟打起了验证码的主意。骗子伪装成“朋友”给被骗者卡上打钱,绝口不提借钱的事,全程更不会要银行卡密码。不少人因此放松警惕,但如果骗子借机获得了对方的身份证号码和验证码,就能用这些信息开通相应银行卡的快捷支付功能,从而骗走大笔钱财。

  诈骗团伙

  剧本学+讲师教

  在安徽省警方2013年9月刚刚与柬埔寨警方合作破获的安徽省史上最大跨国电信诈骗案中,警方竟然在犯罪窝点查到一本“诈骗剧本”。诈骗团伙事先编写好“诈骗剧本”,设计好诈骗时的对白和语音播报内容。针对不同地区的诈骗,行骗人员都会冒充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工作人员,所提供的单位名、电话号码等都保证与当地信息吻合。

  2013年安徽界首警方摧毁特大跨省系列电信诈骗案件时,卧底警察更是发现,想要应聘行骗的拨号员,上岗前还会接受为期3天的培训。其间,诈骗团伙会对应聘者进行“洗脑”,并且由培训师讲授业务知识,还会有资深骗子“现身说法”讲述自己行骗“成功案例”。

  “入职培训”只是诈骗团伙“产业化”“企业化”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犯罪团伙内部组织往往分工细致,有专人负责购买手机,有的专门负责开银行账户,有的负责拨打电话,有的负责转账,下一道工序不知道上一道工序的情况,整个诈骗集团几乎成为一条相互依存的“产业链”。

  诈骗防治

  取证难+成本高

  从公安机关近几年破获的多起境内外勾结的电信诈骗犯罪来看,其中的难点主要在于证据的认定方面。“由于电信诈骗属于‘非接触式’犯罪,环环相扣,很难留下诈骗的确凿痕迹,为警方办案带来困难。”上海经侦总队副总队长杨维根介绍,“另一方面,由于电信诈骗不受地域和空间限制,使得发现、跟踪和抓捕有很大难度,破案成本非常高。”

  由于犯罪分子往往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将被害人的钱款分多个账户进行层层转账、“化整为零”,这给警方在犯罪金额的确认和赃款的追缴方面带来巨大困难。“由于被害人钱款被分散、打乱进而进入地下钱庄进行套现,因此即便警方最终在犯罪分子窝点查到现金,也要花费很多的精力才能证明这是某个被害人的钱款。更多的时候,由于经历了层层转账‘消化’,钱款几乎无法查明来源了。”

  ■专家释法

  电信诈骗量刑过轻

  专家认为,正是因为追赃定赃难,使得电信诈骗量刑过轻,对犯罪分子的威慑力不够。“由于电信诈骗行为存在查处难、取证难,诈骗数额往往难以查清的实际,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1年联合发布了司法解释。”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汤啸天说,“即便如此,‘对电信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发送诈骗信息5000条以上的,拨打诈骗电话500人次以上的,或者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即可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的条款仍让不少犯罪分子心存侥幸、有恃无恐。”据新华社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2、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3、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4、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5、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7、回复“6G31”免费领取《基于云网融合的6G关键技术白皮书
  • 8、回复“IM6G”免费领取《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