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展锐潘振岗:我们与5G商用进展节奏完全合拍

相关专题: 5G 物联网 毫米波 芯片

访谈时间:2019年11月1日

主持人:飞象网记者 计育青

嘉 宾:紫光展锐中央研究院副总裁 潘振岗

主持人:国内三大运营商正式宣布5G商用了,紫光展锐在5G领域做了哪些准备?

潘振岗:紫光展锐2014年底组建了5G研发团队,2016发现5G商用可能会提前,于是2017年成立了面向具体芯片产品的研发团队,开发出的原型设备也都参加了工信部组织的各项外场测试工作,整个进度与实际的商用进展是完全合拍的,而且从一开始就兼顾SA、NSA。

目前紫光展锐首款5G多模基带芯片春藤510已经具备了商用能力,而且可以根据5G标准的实际进展情况再行调整,能够很好地适应5G应用与标准研发并行的状况,充分满足部分行业对5G芯片解决方案的急切需求,比如VR/AR、高清视频等领域。

主持人:紫光展锐在5G SoC芯片方面的进展如何?

潘振岗:紫光展锐的定位是提供经济型的5G SoC解决方案,在市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急于推出商用产品并不符合我们的策略。当市场需求明确的时候,我们肯定会在第一时间推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按照计划,紫光展锐会在2020年推出5G SOC产品。

主持人:紫光展锐在5G SoC芯片方面会继续布局中低端市场,还是有别的考虑?

潘振岗:现在不是考虑低端或者高端的时候,紫光展锐正在努力争取一线手机品牌采用我们的方案,这将是真正有突破性的进展。

主持人:春藤510的商用情况如何?

潘振岗:春藤510未来会用于智能手机平台,现阶段主要面向物联网应用,还有CPE、5G模组等产品。目前基于春藤510的CPE产品进展顺利,室内测试已经结束,正在做室外测试,不久就会正式上市。

主持人:后续5G产品是如何规划的?

潘振岗:5G 手机目前已与海信合作,5G CPE和模组的进展会更快一些,预计今年年底相关5G产品上市。

主持人:业界一直在讨论毫米波,认为国内在毫米波技术上落后于美国,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潘振岗:毫米波通信对电子器件的要求比较高,在这个方面确实美国占优。但是就5G应用来说,与谁掌握毫米波技术优势的关系不大。毫米波通信其实并不是针对移动场景,主要是用来代替有线网络提供宽带服务的,这只是5G大量应用场景中非常小的一个。5G的主战场还是应对移动场景下的数据应用爆发,对此毫米波并不是优选方案。

单以技术而论,中国通信产业确实积累不够,不过只要有充足的驱动力,中国通信厂商完全可以快速跟上来。比如在毫米波通信天线方面,紫光展锐两年前就启动了一些研发计划,现在已经推出了一款天线阵列方案,里面封装了多路射频收发链路技术,可以有效支持毫米波通信。这次北京通信展期间,大家可以在展台上看到我们制作的原型机。

主持人:相对低频段来说,毫米波更适合哪些场景应用?

潘振岗:大面积覆盖还是会用低频段,毫米波更适合高速率、低速移动场景,比如工业物联网应用。工厂内部会有一定的移动需求,但主要要求低时延、大带宽,比较适合使用毫米波。不过毫米波通信存在可靠性的问题,稍有遮挡就可能影响传输质量,对于这个问题虽然也有解决办法,但是还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

主持人:这次通信展前,业界对毫米波并不太关注,但是在通信展上突然就成了热点话题,原因何在?

潘振岗:低频段的需求比较迫切,所以业界自然会给予优先关注。随着低频段技术逐渐成熟,相对次要的毫米波通信就会被提上日程,我认为这是很自然的。

主持人:中国通信产业会不会在毫米波方面受制于美国?

潘振岗:其实美国在很多方面都有技术、工业优势,不仅仅是毫米波方面,低频段通信技术、关键器件等很多也要依赖美国。这个问题不可能很快解决,在一段时间内会一直存在。中国通信产业要做的是继续努力,不断减少这种依赖性。

主持人:紫光展锐一直在布局5G和AI,这方面的进展如何?

潘振岗:5G和AI是任何ICT公司都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从紫光展锐的角度出发,芯片不仅要高质量地支持5G业务,还要融入先进的AI技术,提高芯片对图像、视频、语音等数据的处理能力,同时改善功耗等性能。另外,5G时代云、边缘、端都会具备较强的算力,单纯依赖云、边缘来提供AI能力不太现实,毕竟需要消耗一定的流量和网络传输时间,利用端侧的算力来构建AI能力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现在很多终端平台都宣称有 AI能力,但是落实到应用,多集中在图像、视频处理等方面,似乎除此以外再无用处,其实不然。未来人们随身的智能设备会越来越多,这些设备的数据会先汇聚到手机上,成为新的“端”,而我们的手机则扮演起“边缘”的角色,因此未来手机的AI要求不仅不会降低,还会持续提升。

主持人:国内三大运营商宣布5G正式商用,您认为未来还会遇到哪些挑战?

潘振岗:就个人业务而言,电信行业有丰富的经验,因此应该会比较顺利。在行业应用方面,通信厂商和运营商的经验都不多,可能会遇到不少波折,比如行业客户的要求与个人消费者的要求完全不一样。电子设备如果能适应0度到75度环境、确保稳定运行两年,就是合格的消费电子产品;行业客户则往往需要电子设备能适应长期的户外环境,温度从零下几十度到零上一百多度,这对芯片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

另外,消费电子产品往往半年到一年就会迭代,行业客户则往往引入一项技术方案就要花费三、五年的时间,确定稳定性、可靠性之后,会连续用上十年、二十年。这样的节奏也是需要我们逐渐去适应的。

最后,现代社会有成千上万个行业,很多行业的规模并不大,但是仍然需要个性化定制服务,这就意味着客户的芯片订单可能很小。通常紫光展锐的芯片订单都是几百万、上千万片,但是面对行业客户,可能几万、几十万片就已经是大订单了。所以说,技术实际上不是什么大问题,反而是适应市场、建立可行的商业模式更加困难,我们都要尽快去适应。

主持人:最后能不能请您用一句话总结一下展锐在这5G商用道路上的目标?

潘振岗:我们希望未来市场上有展锐一席之地,提供具有差异化和高价值的解决方案,赋能各行各业,并形成持续健康可持续的成长曲线。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2、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3、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4、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5、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7、回复“6G31”免费领取《基于云网融合的6G关键技术白皮书
  • 8、回复“IM6G”免费领取《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