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高通将推单模NB-IoT芯片 华为会推eMTC手表吗?

1 华为未来会推eMTC手表吗?

3月底,华为发布了智能手表Watch2,支持连续心率监测、IP68防水、支付、音乐、室外轨迹记录、运动数据统计,4G版支持独立通话等功能。

在智能手表发展不如预期的今天,华为为何还要逆势推出Watch2?

通过佩戴华为Watch2的测试用户反馈,在户外锻炼过程中,以往通过手机臂包携带手机,经常会出现滑落现象,互动操控并不顺畅。通过搭载4G模块的华为智能手表,解决了上述用户痛点,可以在运动中不漏接电话,也难怪华为会将Watch2定位为运动手表。

由于华为Watch2还具备Huawei Pay移动支付功能,让钱包从手机迁移至手表上,可以通过NFC刷公交、地铁卡。

华为Watch2背后,其实少不了高通的支持。

2016年的春天,高通为智能手表深度定制了骁龙2100 SoC,可提供蓝牙、WiFi、LTE等连接。未来,eMTC也将应用于智能手表之上,进一步降低4G功耗。

目前,高通正试图从功耗、性能、成本等多个维度进一步降低eMTC的准入门槛。完全不同于当下的MDM9206多模芯片,高通下一代eMTC方案将有不同寻常的飞跃,有望于进一步扩展到面向低成本的智能手环市场。

传高通将推单模NB-IoT芯片 华为会推eMTC手表吗?

comobs预计,在商用阶段,如果eMTC模组成本有望降至50元以内,一旦在华为手表、小米手环等多种可穿戴设备中商用,将形成海量连接的规模效应,直接促进面向消费者由端到云的体验升级。

不过, eMTC消费级终端的发展目前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

2 成本容忍度成eMTC商用关键

前几年,电梯安全事故频发,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梯联网成为eMTC商用面向智能楼宇的重要场景应用之一。

由于eMTC支持上/下行1Mbps,可以实现对电梯内上百个传感器的数据汇总,进而在云端实现大数据分析,达到预防事故发生。通过eMTC可以综合降低对于电梯的维护及巡检成本。

有赖于eMTC对于时延的敏感性、移动性,以及支持VoLTE语音功能,可实现梯联网的远程监控、语音交互,保障用户出行安全。其次,eMTC可以满足夜间/凌晨电梯运转趋向停歇时的视频广告推送。

在华为无线相关人士看来,由于电梯成本很高,成本容忍度相对而言会更大。

因此,如将eMTC应用于电梯运维、小区/梯内广告、小区安防门禁对讲、老幼护理,将NB-IoT应用于水/气表抄表、楼道用电控制、园区温湿度监测绿植灌溉、小区停车位共享……一整套基于蜂窝物联网的技术+边缘计算的数据流通,将带来智能楼宇管理创新与水平提升。

只有NB-IoT/eMTC大规模的商用,实现小区、学校、商场、共享单车/汽车与用户之间的联动,才是实质的4G改变生活。最重要的是,无论eMTC还是NB-IoT,这两个3GPP支持的开放标准均保证了业务的可靠性和数据安全,这一点是非授权频谱的私有标准难以实现的。

3 ofo的缺憾美

3月底,外媒报道,Verizon在美国开启了eMTC的全国商用,网络覆盖240万平方英里。

巧合的是,在Verzion宣布上述消息之前,中国国内三家运营商传闻要联手打造通用NB-IoT模组。

此举意味着,NB-IoT产业链上下游共同面向规模市场,除提供高可靠性的定制化产品满足恶劣场景需求之余,最重要的是打造一体化的服务流程,确保NB-IoT基于低风险、低成本运营,而商用eMTC的运营商似乎并没有形成合力去力推模组的成本下降,这是最为遗憾的事情。

然而,NB-IoT目前成本过高也掣肘了其商用进度。ofo选择NB-IoT现阶段并非最佳组合。如果单纯从降低单车成本考虑,应该选择2G模块。从提升用户体验和移动性的角度考虑,应该选择eMTC。如果NB-IoT在ofo上形成了并不良好的口碑,将影响NB-IoT商用的整体形象。

目前,基于蜂窝物联网应用下的ofo和摩拜只是一个开始,NB-IoT未来不止是解决开锁、单车防丢等简单问题,诸如华为、爱立信等还将NB-IoT应用于智能停车之中,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将提升智慧城市综合治理交通的水准,而共享单车也不仅是服务于最后一公里,还将开创新的服务和商业模式,有待业界探索。

4 高通会推单模NB-IoT吗?

另一方面,高通一直以来力推NB-IoT/eMTC/E-GPRS多模9206芯片也不无道理,在其看来,是从降低整体商业风险/综合成本等角度考虑问题,包括工程成本、简化供应链、库存管理成本等。

如果说,5G是以需求驱动技术发展,而非技术驱动需求,那么 MDM9206更像前者,有些探路蜂窝物联网的意味。

多模芯片MDM9206通过软件实现动态连接选择,一个SKU实现对15个LTE频段的支持,集成了GNSS(含GPS、格纳洛斯、北斗、伽利略),并支持了VoLTE、PSM和eDRX……从表象看,9206的商用体现了高通对于NB-IoT和eMTC市场均支持的态度,从网络支持、频段支持、卫星导航、省电模式和语音支持等多维度论证蜂窝物联网芯片的发展路径。

可以预判,下一步高通面向单一的规模市场推单模是一种必然,有传闻称高通将推出极低成本的NB-IoT芯片,以支持欧洲和亚洲市场的市场发展。

5 NB-IoT网络覆盖、建网成本有多大?

还有业内传闻称,各家的NB-IoT芯片只能在自家的NB-IoT基站下运行。但大唐移动相关人士对此表示,NB-IoT芯片与各家设备是支持互通的,自家通只是暂时的,互操作测试结束后必然实现互通,这是3GPP 标准的优势所在。

2016年7月,大唐移动完成了中国移动NB-IoT标准空口信号演示;8月,大唐移动与仪表完成了NB-IoT+FDD双模射频指标测试;之后的9月,大唐移动先后与创新维度、紫光展锐完成了NB-IoT联调;2017年1月,完成中国移动研究院NB-IoT外场准出测试用例。

不久前,泰尔终端实验室、中国移动研究院、TDIA、星河亮点、华为海思等共同推动了NB-IoT一致性标准规范的制定,星河亮点SP8630 NB-IoT测试系统验证报告获GCF通过并采纳。

爱立信东北亚区市场主管常刚认为,相对于LPWAN的其他标准,eMTC和NB-IoT更有可能在长跑中胜出,主要得益于生态系统的支持,以及对于业务需求和质量的保证,能够实现跨地域。其次,物联网中需要优先考虑安全性的潜在风险,如何把安全性嵌入到端到端的环节里面去,也是爱立信一直在做的工作。

单纯从技术角度看,NB-IoT、 eMTC相对LTE分别有20dB、15dB的增益,转换成覆盖面积意味着分别是LTE的7倍和5倍左右。

在常刚看来,NB-IoT并不需要重建核心网,两种技术的网络部署均可以实现大部分现网设备的共用,主要工作量是网络软件部分的升级。

据GSA报告,全球有19家运营商在部署NB-IoT,预计2017年年底,NB-IoT商用网络将达到25个。北美市场重点聚焦在eMTC商用,其后才是NB-IoT。欧洲和亚洲大部分会优先在2017年部署NB-IoT。

6 NB-IoT规模商用:TD-LTE是一个范本

目前,NB-IoT在中国的商用策略,借鉴了国内TD-LTE初期商用的激进之举,明确了NB-IoT建网和终端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此前,泰国运营商True在展开4G网络部署之时,也是借鉴了中国移动TD-LTE商用策略,采取了“大跃进”式的商用路径规划。

因此,今年6月中国电信展开NB-IoT全国商用,成功将是一种必然。因为NB-IoT通用模组背后是三家运营商在合力推动,通过整合垂直行业的需求,降低了定制化NB-IoT通用模组的成本,更加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能力。

在提速降费驱动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今天,运营商需要从价值链的中心走向台前,只有将自身定位为乙方,提供管道之上的能力,才能通过NB-IoT/eMTC在行业应用中,更快的重回价值链的中心,这是数字化转型、面向5G的必由之路,意味着运营商与芯片、模组厂商、设备商将成为业务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如ofo+中国电信+华为、海尔+中国电信+华为、阿斯利康+江苏移动+爱立信、深圳水务+中国电信+华为……

目前,阿斯利康在与江苏移动、爱立信的合作中,将其雾化设备中加入了NB-IoT模块,现阶段提供使用次数和使用时长的功能,未来将加入声音传感器,通过对雾化设备进行跟踪,判断身体健康程度,为不同的患者提供可量化的治疗方案。此外,爱立信在相关健康物联网的项目中,还展开了基于5G+VR+智能传感手套+机械手臂的远程医疗实践。

可以看到,对于成本敏感性更强的NB-IoT而言,未来前景在于通过服务提升价值,但当下更重要的目标是——终端芯片模组的低成本意味着低门槛和海量市场。

在2016年夏天的天翼展上,中国电信与爱立信签署了相关物联网商业合同并展开了部署。中国电信通过爱立信的DCP为企业客户提供全球物联网一站式服务,可支持客户高效、灵活的管理物联网产品全生命周期,确保了连接每个设备的状态、安全性、费用,及可控的终止、退役等等,以此降低运营成本,减少管理连接所需的人员。

对连接能力的管理,是广域物联网应用中比较重要的基础能力。通过DCP可以实现运营商连接能力的输出,同时实现终端设备自身能力和终端连接性的管理,比如实现终端在相应资费下保持特定的连接特性。

目前,爱立信的DCP是全球第二大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在全球已经管理了几千家行业客户的物联网终端。

7 eMTC商用进展并不慢

2017年2月底, AT&T、KPN、KDDI、NTT DoCoMo、Orange、Telefonica、Telstra、TELUS和Verizon在MWC2017上确认支持eMTC的全球部署。

某种程度上,国内三家运营商在NB-IoT领域的商用竞赛,就像AT&T和Verizon在eMTC领域激烈角逐的翻版。

2016年10月,AT&T开启了北美首个eMTC商用网络部署,2017年2月28日,高通、爱立信与AT&T完成了基于eMTC的VoLTE呼叫演示。

一个月后的3月30日,Verizon跑在AT&T前面, Verizon在美全网商用eMTC。

Verizion为了给用户提供注重安全和覆盖特性的物联网接入,通过虚拟云环境打造了一个可快速上线、敏捷部署的IoT解决方案,其弹性伸缩特性可满足于日益增长的IoT商业需求,并注重经济性。

Verizon收取每月每终端产生的数据费用2美元,还包括定制化服务。业内人士评价称,这种eMTC的服务收费相对于美国客户还是很便宜的,但对于中国客户太贵了。

上周,爱立信开启了全国15个重点城市的物联网路演,在首站北京站点的展示中,大部分应用主要基于NB-IoT,从智能工厂、智能天线、水联网、摩拜单车、智能车位地锁到智能医疗,可见其对于NB-IoT在中国商用的看好,但并不意味着eMTC在中国的商用进度落后于NB-IoT。

2016年双11,爱立信与高通在中国移动研究院实验室完成了R.13 eMTC的数据传输试验;

2016年年底,在中国联通现网下,爱立信完成了eMTC数据传输的外场试验。

目前,爱立信关于eMTC的测试均在FDD接入下展开。上个月,在西安的华为TDD IoT实验室,华为和高通打通了TDD eMTC First Call,这是否代表中国移动将在TDD频段上展开eMTC的部署?

8 多场景应用驱动c-IoT技术发展

相较于2017年Q2在美国全网部署eMTC网络的AT&T,Verizon的提前商用意味着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这似乎也间接印证了中国移动对于中国电信年中全网先行商用NB-IoT的按耐不住的心态。

此前,权威媒体报道,在诸如湖北等地中国移动释放出了清频2G的积极信号,似乎暗示NB-IoT的商用在即。与此相呼应的是,今年8月起,中国移动4G+手机支持FDD-LTE Band8,更有业内专家李进良呼吁尽早做好退网2G的准备,这会不会是中国移动也将规模展开商用NB-IoT的前奏呢?

可以发现,国内运营商对于NB-IoT等蜂窝物联网技术期望很高。笔者此前曾认为,相对于eMTC的诸多特性,NB-IoT如果不能尽快站稳脚跟,出局的可能性更大,所幸的是,国内相关运营商对2G/3G的减频减容将对NB-IoT+800/900 VoLTE顺利商用形成强力的推动作用。

据媒体报道,中国电信将在雄安新区布局千兆光网、天翼4G和NB-IoT全面覆盖,提前布局5G试验网和云网融合、安全可靠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能力。中国移动也超前规划部署5G移动通信网络,确保全光高速宽带基础网络一步到位,加快数字化服务布局,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新业态创新发展……值得玩味的是,三家运营商中仅中国电信强调了NB-IoT的全覆盖,而中国移动只提及了物联网。

5G是由基于场景的用户需求驱动技术发展,并非像3G、4G由技术去催化用户需求,因此,NB-IoT/eMTC作为5G IoT的前身,满足多种场景下的蜂窝物联网技术,意味着在满足端到端的低功耗、大连接应用中将大有可为。

9 竞合之间做大蛋糕

江湖总是少不了纷争,但面向NB-IoT业界合作大于竞争,重要的是做大蛋糕。

NB-IoT和eMTC两大产业链,悄无声息展开了基于授权频谱的LPWAN商用节奏之间的比拼,从商用时间、模组成本、网络架构、运营服务、商业模式等诸多方面,看上去是eMTC和NB-IoT两大产业链对话语权的主导。

背后的竞合,实质是加速对非授权频谱3GPP标准的替代。此前,在comobs的多篇文章中指出,NB-IoT与eMTC才是最佳的互补型选手。

两年前,华为与爱立信等还在NB-IoT标准上打得不可开交,最终多方妥协。爱立信认为,自己才是NB-IoT标准的主要推动者,颇有火药味的是,除了爱立信之外,华为、高通也认为自己才是NB-IoT的主要推动者。不过,各方均在推动NB-IoT的规模化发展。

在基于工业4.0的智能工厂技术中,爱立信在南京工厂通过NB-IoT记录约计1000个高精度螺丝刀的数据记录,进行智能分析,优化维护管理;在智能天线的监控中,通过NB-IoT完成之前难以做到的各项天线参数的监控,实现对天线7*24小时全天候的物理状态的监控,降低运维工作量;在智能停车系统中,通过NB-IoT将车位地锁融入物联网之中,通过手机APP一键解决车位地锁的升降……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智能楼宇,从规划、部署、开通,基于爱立信蜂窝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在现网下实现仅需要2天时间,这背后是通过网络切片实现对于业务生命周期的管理,最重要的是该方案能够实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动,从而以安全、节能和高效完成物业管理。

10 NB-IoT与eMTC互相促进利于成本快速下降

相对于NB-IoT基于行业的应用,笔者更看好eMTC面向消费级市场的应用,在携带小容量电池的终端中,具有更强的用户感知体验的提升,有利于推广与普及。

在上篇文章中,笔者谈到了eMTC对于NB-IoT的替代效应,但在相关运营商人士看来,NB-IoT才是市场主流。

业内相关专家认为,NB-IoT的连接数量与eMTC相比是8:2的比例关系。

但笔者认为,8:2的连接数量比例未必会产生8:2的收益,不过,NB-IoT之于eMTC是一种降维打击。

在2017年年内,NB-IoT和eMTC并不存在替代关系,双方都试图通过以规模市场拉低商用成本。在面向国内的行业市场,先期以NB-IoT为主导为其提供了抢跑的机会。

由于国内三家运营商的共同推动,预计到2018年上半年,NB-IoT模组下降幅度将远大于eMTC/NB-IoT双模,有望进入5美元价位档内,而两者的相互促进将对LoRa和Sigfox市场形成强势替代效应。

因此,如果要形成NB-IoT与eMTC相互促进降低成本的格局,需要在国内适度加快eMTC的商用。由于eMTC对业务能力的反馈和掌控提出了新要求,也将实质促进边缘计算的发展。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2、回复“6G31”免费领取《基于云网融合的6G关键技术白皮书
  • 3、回复“IM6G”免费领取《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
  • 4、回复“SPN2”免费领取《中国移动SPN2.0技术白皮书
  • 5、回复“LTKJ7”免费领取《联通科技周17本白皮书合集
  • 6、回复“5g-a”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A通感算融合技术白皮书
  • 7、回复“URLLC”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URLLC技术白皮书
  • 8、回复“L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网络技术白皮书
  •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