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难“啃”仍需常态维权

  夏振彬

  宗小姐的苹果手机用到第三个月开始不能正常充电,到第六个月就彻底不能开机了,送到售后服务却被告知不在保修范围内——这是广州市消委会日前公布的3·15典型案例之一。

  宗小姐的遭遇其实算不上新闻。仅这两天的报道,就有人维修手机时被要求出具购机发票、手机盒和身份证,并且缺一不可;有人苹果手机黑屏,却因外壳有磕伤被拒绝保修……根据统计,2015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受理手机投诉12.28万件,连续7年位居商品类投诉第一位,而曾以“难啃”“高傲”闻名的苹果,相关投诉也一直处于“高烧”状态。

  目前,对于3·15,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当它来临的时候,大家一拥而上,相关部门曝光、提醒,媒体明查暗访,消费者猛烈吐槽;而当聚光灯被引向别处,围观者作鸟兽散,部分平日里或大行其道或隐秘存在的消费沉疴也默默地恢复原状——从数年前被曝光售后政策歧视到如今霸王条款屡见不鲜,苹果的案例也足以说明,消费者的维权之路依然道阻且长,并且还应该依赖“天天3·15”,依靠生活中的常态维权。

  那么,3·15距离“365”还有多远?简单来说,就是维护“消费者权益”要有更强震慑力。

  首先,畅通维权渠道没有止境。目前,高效、便捷的维权渠道仍然缺乏,调解周期长、维权成本高等依然是消费者最大的“拦路虎”。对此,不少地方已探索“互联网+”促维权,尝试完善联网机制、打通调解通道、整合社会资源和司法资源等等,这些尝试显然越多越好。其次,需要职能部门更多“出头”。假冒伪劣商品鉴定难,不规范的经营方法难以定性,商家的违法成本还不够高,部门监管仍不够常态化等已是老生常谈,从体制机制上完善维权体系建设、整合市场监管力量等应该加快步伐。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还有维权习惯。每到3·15,消费者总会迸发强烈的参与热情,通过各种平台不吐不快。以去年而言, 新浪 微博 “3·15曝光台”这一话题的参与数量达5.8亿人次——3·15已经变身“吐槽狂欢节”!不过,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槽点”和“不幸”已经有多年历史,平时不投诉,或者投诉了无人理,趁着过节吐个槽,颇有点“算总账”的意思。不过,这样就算维权了吗?有媒体调查,我国消费者的维权“技能”仍然不容乐观,甚至连投诉渠道都一知半解;很大比例的消费者对于消费纠纷惊人的“大度”,因怕麻烦而“忍气吞声”,充分发扬了花钱买教训、退一步海阔天空,甚至“吃亏是福”的胸怀。

  可见,原本我们认为权益保护的“敌人”是奸商、霸王条款和各种惊心的潜规则。现在越来越多人也应该开始意识到,维权的对手还有我们自己,那个停留在息事宁人、停留在“怕麻烦”中的自己。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2、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NTN技术白皮书
  • 3、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4、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5、回复“5GX3”免费领取《R1623501-g605G的系统架构1
  • 7、回复“6G31”免费领取《基于云网融合的6G关键技术白皮书
  • 8、回复“IM6G”免费领取《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
  •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