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在通信中有两种解释:
词语解释 | 本词语解释贡献者:wx_10274510
TA在通信中有两种解释:1、Timing Advance -- 定时提前量2、TA:Tracking Area,跟踪区。TA是LTE系统为UE的位置管理新设立的概念。定时提前量Timing Advance 信号在空间传输是有延迟的,如移动台在呼叫期间向远离基站的方向移动,则从基站发出的信号将“越来越迟”的到达移动台,与此同时,移动台的信号也会“越来越迟”的到达基站,延迟过长会导致基站收到的某移动台在本时隙上的信号与基站收下一个其它移动台信号的时隙相互重叠,引起码间干扰,因此,在呼叫进行期间,移动台发给基站的测量报告头上携带有移动台测量的时延值,而基站必须监视呼叫到达的时间,并在下行信道上以480ms一次的频率向移动台发送指令,指示移动台提前发送的时间,这个时间就是TA(时间提前量),TA的值域是0~63(0~233μs),它被GSM定时提前的编码0~63bit所限,使一般GSM基站的覆盖距离为35km,计算如下: 1/2*3.7μs/bit*63bit*c=35km 其中,3.7μs/bit为每bit时长(577/156),63bit为时间调整最大比特数,c为光速(信号传播速度)。1/2考虑了信号的往返。 根据上述,1bit对应的距离是554m,由于多径传播和MS同步精度的影响,TA误差可能会达3bit左右(1.6km)。 当手机处于空闲模式时,它可以利用SCH信道来调整手机内部的时序,但它并不知道它离基站有多远。如果手机和基站相距30km 的话,那么手机的时序将比基站慢100μs 。当手机发出它的第一个RACH信号时,就已经晚了100μs ,再经过100μs的传播时延,到达基站时就有了200μs 的总时延,很可能和基站附近的相邻时隙的脉冲发生冲突。因此,RACH和其它的一些信道接入脉冲将比其它脉冲短。只有在收到基站的时序调整信号后(TA),手机才能发送正常长度的脉冲。在我们的这个例子中,手机就需要提前200μs发送信号。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常用此测量值来定位用户终端和基站的距离,从而判断覆盖情况。 TA定位法是一种基于终端的定位技术。优点在于无需对移动设备做任何的改动,而对基站系统的改动也仅需在切换规程的控制软件中进行;缺点在于采用了强制切换,在定位过程中移动台不能进行其他业务通信,同时也增加了更多的心灵负荷;TA参数的准确性受空间的位置需要4次测量,定位事件比较长。跟踪区TA:Tracking Area,跟踪区。TA是LTE系统为UE的位置管理新设立的概念。相关概念:LALocation Area位置区RARouting Area路由区LAILA Identity位置区标识RAIRA Identity路由区标识TAITA Identity跟踪区标识LACLA Code位置区编码RACRA Code路由区编码TACTA Code跟踪区编码 LA(位置区:LAI = PLMN + LAC)是2G和3G时代电路域的概念,它使移动交换机(MSC/SEVER)能及时知道终端的位置,当寻呼终端时,移动交换中心就在该终端的位置区中的所有小区进行搜索。在一个位置区内终端不需位置更新;在跨LA移动时,需要发起LA更新过程,以便网络知道终端的位置区;同时终端为了和网络侧保持紧密联系,需要周期性LA更新过程。RA(路由区:RAI = PLMN+ LAC + RAC)是2G时代和3G时代分组域的概念,它使SGSN能及时知道终端的位置,终端要发起数据传输前,须向SGSN 和 HLR注册,并寻呼路由区内终端。终端可以在一个RA内不需要做RA 更新;在跨路由区移动时将发生RA 更新;同时需要进行周期性RA更新。 TA的作用跟踪区(Tracking Area)是LTE系统为UE的位置管理新设立的概念。当UE处于空闲状态时,核心网络能够知道UE所在的跟踪区,同时当处于空闲状态的UE需要被寻呼时,必须在UE所注册的跟踪区的所有小区进行寻呼。 TAI是LTE的跟踪区标识(Tracking Area Identity),是由PLMN和TAC组成。TAI = PLMN + TAC(Tracking Area Code) 多个TA组成一个TA列表,同时分配给一个UE,UE在该TA列表(TA List)内移动时不需要执行TA更新,以减少与网络的频繁交互;当UE进入不在其所注册的TA列表中的新TA区域时,需要执行TA更新,MME给UE重新分配一组TA,新分配的TA也可包含原有TA列表中的一些TA;每个小区只属于一个TA。TA是小区级的配置,多个小区可以配置相同的TA,且一个小区只能属于一个TA。Timing Advance, 时间提前量。
1、Timing Advance -- 定时提前量
2、TA:Tracking Area,跟踪区。TA是LTE系统为UE的位置管理新设立的概念。
Timing Advance 信号在空间传输是有延迟的,如移动台在呼叫期间向远离基站的方向移动,则从基站发出的信号将“越来越迟”的到达移动台,与此同时,移动台的信号也会“越来越迟”的到达基站,延迟过长会导致基站收到的某移动台在本时隙上的信号与基站收下一个其它移动台信号的时隙相互重叠,引起码间干扰,因此,在呼叫进行期间,移动台发给基站的测量报告头上携带有移动台测量的时延值,而基站必须监视呼叫到达的时间,并在下行信道上以480ms一次的频率向移动台发送指令,指示移动台提前发送的时间,这个时间就是TA(时间提前量),TA的值域是0~63(0~233μs),它被GSM定时提前的编码0~63bit所限,使一般GSM基站的覆盖距离为35km,计算如下: 1/2*3.7μs/bit*63bit*c=35km 其中,3.7μs/bit为每bit时长(577/156),63bit为时间调整最大比特数,c为光速(信号传播速度)。1/2考虑了信号的往返。 根据上述,1bit对应的距离是554m,由于多径传播和MS同步精度的影响,TA误差可能会达3bit左右(1.6km)。 当手机处于空闲模式时,它可以利用SCH信道来调整手机内部的时序,但它并不知道它离基站有多远。如果手机和基站相距30km 的话,那么手机的时序将比基站慢100μs 。当手机发出它的第一个RACH信号时,就已经晚了100μs ,再经过100μs的传播时延,到达基站时就有了200μs 的总时延,很可能和基站附近的相邻时隙的脉冲发生冲突。因此,RACH和其它的一些信道接入脉冲将比其它脉冲短。只有在收到基站的时序调整信号后(TA),手机才能发送正常长度的脉冲。在我们的这个例子中,手机就需要提前200μs发送信号。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常用此测量值来定位用户终端和基站的距离,从而判断覆盖情况。 TA定位法是一种基于终端的定位技术。优点在于无需对移动设备做任何的改动,而对基站系统的改动也仅需在切换规程的控制软件中进行;缺点在于采用了强制切换,在定位过程中移动台不能进行其他业务通信,同时也增加了更多的心灵负荷;TA参数的准确性受空间的位置需要4次测量,定位事件比较长。
TA:Tracking Area,跟踪区。TA是LTE系统为UE的位置管理新设立的概念。相关概念:
LA(位置区:LAI = PLMN + LAC)是2G和3G时代电路域的概念,它使移动交换机(MSC/SEVER)能及时知道终端的位置,当寻呼终端时,移动交换中心就在该终端的位置区中的所有小区进行搜索。在一个位置区内终端不需位置更新;在跨LA移动时,需要发起LA更新过程,以便网络知道终端的位置区;同时终端为了和网络侧保持紧密联系,需要周期性LA更新过程。RA(路由区:RAI = PLMN+ LAC + RAC)是2G时代和3G时代分组域的概念,它使SGSN能及时知道终端的位置,终端要发起数据传输前,须向SGSN 和 HLR注册,并寻呼路由区内终端。终端可以在一个RA内不需要做RA 更新;在跨路由区移动时将发生RA 更新;同时需要进行周期性RA更新。 TA的作用跟踪区(Tracking Area)是LTE系统为UE的位置管理新设立的概念。当UE处于空闲状态时,核心网络能够知道UE所在的跟踪区,同时当处于空闲状态的UE需要被寻呼时,必须在UE所注册的跟踪区的所有小区进行寻呼。 TAI是LTE的跟踪区标识(Tracking Area Identity),是由PLMN和TAC组成。TAI = PLMN + TAC(Tracking Area Code)
多个TA组成一个TA列表,同时分配给一个UE,UE在该TA列表(TA List)内移动时不需要执行TA更新,以减少与网络的频繁交互;
当UE进入不在其所注册的TA列表中的新TA区域时,需要执行TA更新,MME给UE重新分配一组TA,新分配的TA也可包含原有TA列表中的一些TA;
每个小区只属于一个TA。
TA是小区级的配置,多个小区可以配置相同的TA,且一个小区只能属于一个TA。
SSB-OFS | SSBAR | SSB | SSAP | SSA | SS7 | SS | SRWS | SRUR | SRTS | SRTB | S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