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ELTP(规则脉冲." /> 截至:2023-02-07 13:27 词库量:32805 词库有你贡献更丰富 开放、专业、智能的通信词语解释大全 rpeltp 我要修正或补充 rpeltp 词语解释 RPELTP(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GSM采用的编码方案是13 Kbit/s的RPELTP(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其目的是在不增加误码的情况下,以较小的速率优化频谱占用,同时到达与固定电话尽量相接近的语音质量。它首先将语音分成20ms为单位的语音块,再将每个块用8 KHZ抽样,因而每个块就得到了160个样本。每个样本在经过A率13比特(μ率14比特)的量化,因为为了处理A率和μ率的压缩率不同,因而将该量化值又分别加上了3个或2个的“0”比特,最后每个样本就得到了16比特的量化值。因而在数字化之后,进入编码器之前,就得到了128Kbit/s的数据流。这一数据流的速率太高了以至于无法在无线路径下传播,因而我们需要让它通过编码器的来进行编码压缩。如果用全速率的译码器的话,每个语音块将被编码为260比特,最后形成了13Kbit/s的源编码速率。此后将完成信道的编码。 在通信搜索中检索“rpeltp” 随机推荐词语 sitemaster | dvb-c | BSR | tub | 共享信道 | salink | 裸纤 | FDD帧结构 | 跨MME切换 | S1口切换 | SYNC-DL | Sync-ul |
词语解释
RPELTP(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GSM采用的编码方案是13 Kbit/s的RPELTP(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其目的是在不增加误码的情况下,以较小的速率优化频谱占用,同时到达与固定电话尽量相接近的语音质量。它首先将语音分成20ms为单位的语音块,再将每个块用8 KHZ抽样,因而每个块就得到了160个样本。每个样本在经过A率13比特(μ率14比特)的量化,因为为了处理A率和μ率的压缩率不同,因而将该量化值又分别加上了3个或2个的“0”比特,最后每个样本就得到了16比特的量化值。因而在数字化之后,进入编码器之前,就得到了128Kbit/s的数据流。这一数据流的速率太高了以至于无法在无线路径下传播,因而我们需要让它通过编码器的来进行编码压缩。如果用全速率的译码器的话,每个语音块将被编码为260比特,最后形成了13Kbit/s的源编码速率。此后将完成信道的编码。
RPELTP(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
GSM采用的编码方案是13 Kbit/s的RPELTP(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其目的是在不增加误码的情况下,以较小的速率优化频谱占用,同时到达与固定电话尽量相接近的语音质量。它首先将语音分成20ms为单位的语音块,再将每个块用8 KHZ抽样,因而每个块就得到了160个样本。每个样本在经过A率13比特(μ率14比特)的量化,因为为了处理A率和μ率的压缩率不同,因而将该量化值又分别加上了3个或2个的“0”比特,最后每个样本就得到了16比特的量化值。因而在数字化之后,进入编码器之前,就得到了128Kbit/s的数据流。这一数据流的速率太高了以至于无法在无线路径下传播,因而我们需要让它通过编码器的来进行编码压缩。如果用全速率的译码器的话,每个语音块将被编码为260比特,最后形成了13Kbit/s的源编码速率。此后将完成信道的编码。
sitemaster | dvb-c | BSR | tub | 共享信道 | salink | 裸纤 | FDD帧结构 | 跨MME切换 | S1口切换 | SYNC-DL | Sync-u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