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BSC 移动通信论坛
搜索
登录注册
网络优化工程师招聘专栏 4G/LTE通信工程师最新职位列表 通信实习生/应届生招聘职位

  • 阅读:587
  • 回复:0
AI手机生态跑马进行时 芯片级AI将成主流标配
mao_mao
论坛副管
鎵嬫満鍙风爜宸查獙璇


 发短消息    关注Ta 

C友·铁杆勋章   管理·勤奋勋章   C友·进步勋章   管理·优秀勋章   C友·贡献勋章   “灌水之王”   纪念勋章·七周年   管理·标兵勋章   活动·积极勋章   财富勋章·财运连连   财富勋章·大富豪   财富勋章·小财主   专家·终级勋章   财富勋章·神秘富豪   C友·登录达人   纪念勋章·五周年   财富勋章·富可敌国   财富勋章·财神   财富勋章·富甲一方   财富勋章·钻石王老五   活动·第二届通信技术杯   纪念勋章·六周年   活动·摄影达人   纪念勋章·八周年   纪念勋章·九周年   纪念勋章·十周年   C友·技术大神  
积分 428896
帖子 85070
威望 5176064 个
礼品券 5423 个
专家指数 3546
注册 2009-4-24
专业方向  移动通信
回答问题数 0
回答被采纳数 0
回答采纳率 0%
 
发表于 2018-07-04 21:32:01  只看楼主 

  主动地或是被动地,所有主流手机厂商相继踏入AI手机时代。一些早有准备的选手,甚至已经开始搭建以其为主导者的生态系统

  原标题:AI手机:生态跑马进行时 

  《财经》记者 陈潇潇/文 谢丽容/编辑

  AI手机首次进入人们视野是从争议开始的。

  2016年底,华为荣耀发布了荣耀magic AI手机,成为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因复杂原因销量不佳。外界不乏质疑,即使在华为内部,团队也承受了不少压力。

  “害怕像当年的双摄像头一样,收不到市场效果。”荣耀CEO赵明回忆说,整个项目推进得很艰难。

  但不到一年,AI角逐从芯片级悄然打响。2017年9月,华为和苹果相继发布各自的AI芯片,传统芯片巨头高通、三星也不甘落后,推出搭载AI算法的芯片,伺机卡位。

  AI手机究竟如何尚且模糊,头部玩家就已争先恐后。手机芯片中是否集成AI处理器,将会成为行业差异化竞争的关键点。

  受制于芯片供应商的手机公司也在摸索。或是像vivo一样建立自己的AI引擎,或是如小米的语音助手,从更广阔的物联网切入。

  几乎所有主流玩家都意识到,就像智能机对功能机的颠覆,AI拓宽了手机终端的能力。这不仅是一场算力革命,更重要的是,手机从信息终端延展到了提供生活服务的平台,可能重塑其在整个信息产业链中的位置。

  今年5月,AI手机提出一年半之后,中国电信发布《AI终端白皮书》,首次试图从算力、能力及应用角度定义AI手机。

  一位手机业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今天,即便自己没有AI,也不会有任何一家主流手机公司敢说不支持AI。研究机构CounterPoint分析称,2020年,三分之一的智能手机都将具备AI功能,数量超5亿台。

  不过,AI绝非仅是图像、声音识别等功能的加强,离真正落地尚有一段距离。

  手机AI大脑

  AI手机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清晰概念和标准。但最早的AI手机说法,从AI手机芯片开始。

  2017年4月,苹果的芯片制造商台积电开始量产A11芯片,到7月出货量已达到5000万块。这款内置了神经网络计算单元的芯片被搭载进当年9月的新一代iPhone。

  前脚接后脚,华为推出了麒麟970芯片,这款芯片封装了专门的NPU计算单元,并开始在华为及荣耀的中高端产品中大量使用。

  双方都宣称自己发布的是全球首款AI手机芯片,但那时,AI手机到底是什么,与智能手机有何本质区别,大家或许有过愿景,但并无共识。

  2016年是AI元年,热钱不断涌入。据第三方融资数据统计机构平台鲸准显示,AI领域的投资总额在1224亿元。

  手机行业历来是新技术的率先落地者,但AI究竟会带来多大的改变,大部分厂商没有概念。

  2016年四季度起,全球手机市场进入下行通道,首次负增长,出货量同比下降0.5%。与“曲面屏”等概念一样,AI起初仅被视为刺激市场的手法。大部分厂商要么搭载云端AI,要么接入第三方AI应用,能让人记住的多是手机速度变快和电池续航的增强。

  但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场景中,数据传输和运算都将更加耗时,且功率消耗巨大。仅靠云端AI的运算能力,已满足不了需求。

  人工智能专家刘锋对《财经》记者解释,如果把互联网看做一个大脑,云端AI是中枢神经系统,而设置在前端的AI芯片更像是末梢神经。

  如果把AI看成附加于手机系统之上的运算能力,芯片则是完成计算的核心,相当于手机AI的大脑。

  也就是说,从算法原理上看,云端AI与集成在芯片上的AI没有本质区别,但后者成为了提高手机运算处理能力、减少功耗的关键。

  华为称,单独搭载NPU的麒麟970芯片能在每秒钟识别2000张图像,比搭载普通CPU模式的芯片快20倍。苹果的A11每秒运算次数最高可达 6000 亿次。这样的算力,云端AI无法提供。

  很快,几个月后,手机行业的主流玩家开始形成统一观点,真正的AI手机,至少应该搭载一块AI之芯。

  今年5月,中国电信发布的《AI终端白皮书》支持了这一看法。白皮书将AI手机定义为基于专用 AI 单元或通用硬件单元(CPU、GPU、DSP)综合调度提供AI算力,并加载深度学习AI应用的全网通手机。

  趋势之下,主流玩家都坐不住了。2017年9月,苹果及华为宣布推出AI芯片后,韩国媒体报道全球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三星也已在研发多种AI芯片。高通则强调已在其中高端芯片上,提供了人工智能所需要的计算能力。高通是目前最大移动芯片供应商,全球43%的手机使用其芯片。

  荣耀CEO赵明认为,芯片端的先发优势,为华为至少抢占了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他对《财经》记者表示:“如果说其他品牌不在AI处理能力上提升,差距会进一步拉大。比如未来复杂照片的场景,图像语义分割可能会分割成五层六层。”

  华为自2016年手机销量超过1亿后,从未掩饰过在移动端的野心。在今年6月的一次发布会上,华为消费者BG总裁余承东把出货量定在了2亿部。如果实现,将紧逼处于第二位的苹果。

  麒麟AI芯片研发至少始于六年前。一位海思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在总共1万人的海思团队中,有3000人在做手机芯片。与华为一样,芯片是苹果最重要,也最不为人所了解的部门。2010年以来,苹果一直在研究这项成本高昂、极其复杂的硅科学。

  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芯片巨头反应滞后了。高通于2017年12月发布了其人工智能旗舰芯片骁龙845,完成了AI从云端到终端的过渡,晚了一个季度。又过了四个月,在宣称已投入研发AI芯片后一年半,三星终于推出了一款名为Exynos 9610的芯片。虽然该芯片主打AI,但更多基于软件层面,并未带有独立硬件单元。

  不过,这并不代表这些巨头以及它们所扶持的其余手机厂商掉队了。与华为及苹果不同,骁龙845采用异构计算的技术路线,不同的任务调用不同模块的计算能力。

  独立AI模块及硬件单元组合是目前两种最主流的AI芯片搭建方式,苹果及华为属于前者,高通属于后者。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在图形处理(GPU)方面,高通实力绝对不输,两种主流的芯片搭建方式目前差别并不十分明显。

  根据第三方数据统计机构Strategy Analytics 2016年发布的数据估测,未来三年高通将覆盖全球37亿部智能手机,几乎占了半壁江山。一位国内手机产品经理对《财经》记者表示,小米90%使用了高通芯片,而国内市场排名第二、三位的OPPO及vivo则采用了60%的高通芯片。这些品牌的部分旗舰机和高端机型都搭载了骁龙845芯片。

  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芯片级AI就会成为主流手机厂商的标配。

  生态跑马赛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芯片、算法、集成等各环节的供应增多,AI级芯片虽有先发优势,但并不绝对。

  如果说芯片是手机AI的大脑,这场角逐的入场券,那么围绕其AI能力建立起的应用生态则是未来。

  华为海思芯片的一位工程师对《财经》记者举例,“未来打开摄像头,不仅是摄像,还能镶嵌进识别功能,这些功能又链接着各种服务应用。”AI不仅体现在续航能力、拍摄功能的变强,而是彻底改变手机的用户体验。

  “否则只有AI引擎,所有的体验跟原来一样,只是打开APP的速度比其他人快,这个太传统了。”赵明表示,从这个层面讲,应用生态将是区别其他竞争对手的关键。

  在赵明看来,AI手机可分为三个层次:AI芯片、AI系统以及AI应用。

  “一部分的能力规划到芯片上,另一部分在智慧系统(云端AI)上,剩下的能力部分与AI应用结合。”赵明说道,以拍摄功能为例,拍照只是应用层的结果,后方需要系统及芯片两个底层能力的支持。

  vivo CEO沈炜也认为,AI不仅在功能硬件上带来改变,同时也在重新定义手机终端的未来及手机企业自身。

  事实上,AI竞赛从云端开始延伸,边界越来越宽,已碰触到了终端厂商的敏感神经。

  包括谷歌亚马逊以及BAT在内,互联网巨头试图将AI与云计算结合,形成一个提供声音、视觉识别及专家在内的智能系统,通过占据产业链制高点,控制包括手机在内的终端产品。

  刘锋认为,背靠天然数据资源,平台公司拥有先天优势,对手机这样的终端而言,难免被动。

  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何主流手机厂商都在极力打造各自的AI能力。已拥有芯片级实力的华为和苹果,选择了相似的路径,都以自主芯片为底层,开放其应用层的开发者平台,在此之上拓展出应用生态。

  而受制于上游芯片商,缺少芯片级AI自主能力的厂商,则纷纷从搭载了深度学习的系统层AI切入,也成为一种重要趋势。

  全球第四大手机vivo就是其中之一。今年6月,vivo发布了旗舰机NEX, vivoNEX旗舰版搭载高通骁龙845移动平台,辅以8GB内存,最大256GB机身存储,早在820时代,高通就已经在芯片的AI技术上有所探索。高通骁龙845芯片具备独立的AI运算单元,能够实现复杂的设备端的人工智能处理,可提供更丰富的拍摄、语音、XR和游戏体验。

  不过,vivo的AI能力并不只体现在芯片,毕竟845已经供货给多家手机公司。

  该引擎相当于手机内部的系统AI,具备深度学习功能,能够感知每个用户的使用习惯。半年前,基于此vivo又推出了AI个人助理平台 Jovi。该助手与微软小冰、苹果的siri类似,却又不同。它搭载了深度自然语言理解技术,能够准确地从自然语言中提取有用信息,理解复杂逻辑关系,应对复杂语句。比如复杂微信操作:Hi,Jovi,给增哥发68.8元红包并留言恭喜。

  vivo需要更多能力,目前已和网易、高德、百度、讯飞、蚂蚁金服等伙伴建立了AI联合实验室,在AI算法和数据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打造了包括语音识别、机器视觉、语义理解、知识图谱等技术生态体系。目前这些技术已经融合进Jovi中。

  这是vivo构建生态的第一步。

  沈炜甚至认为,在未来,Jovi可以让用户直接体验到这些服务,甚至不需要再通过各种APP。这将彻底改变手机与用户的互动方式。比如Jovi目前已经集成了实时的出行信息路况、快递等垂直应用服务,未来会集成更多。这些展示给消费者的功能背后,考验vivo生态操盘能力。

  同样从系统AI切入的还有小米。小米在招股书中描述,自己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物联网)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物联网是一个整体生态,并非设备的简单叠加,AI是核心驱动力。

  2017年7月小米发布了智能音响,搭载了语音系统“小i”,用以作为入口,操控包括小米电视、净化器在内的生态链产品。到今年6月,最近一次小米发布会上,小米AI已被内置进了MIUI 10,登陆搭载骁龙845的小米8。

  各自抢占AI入口,已在行业中形成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讲,AI拓宽了手机终端的能力,让手机从信息终端延展到了提供生活服务的平台。这或将重塑手机在整个信息产业链中的位置。

  2018年初,国内多家手机厂商联合发起了“快应用”联盟。未来用户,不需要再通过APP商店安装服务类软件,加速了上述战略的进度。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手机公司很有可能进入互联网平台的核心领地——为用户整合个性化的生活服务。

  这使得巨头的姿态逐渐变化,与终端合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双方开始渗透彼此的触角。

  2017年底,小米与百度达成了IOT及AI方面的深度合作。时任百度集团总裁兼COO陆奇表示,“多个朋友比多个敌人要好。”

  自2017年宣布战略重心转型人工智能后,百度一直想要建立AI生态,但在智能硬件端布局寥寥,无法支撑落地。小米在其招股书中透露,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投资和管理了210家生态链公司,其中90家集中在硬件和生活消费品,已经连接超过1亿台的设备。与小米的合作能加快百度AI生态建设。

  各有瓶颈

  尽管AI已成为各大手机厂商的首要战略,但要形成生态却并不容易。

  这也是目前最让赵明头疼的,他说,自己考虑最多的是“整个生态应该构建成什么样子”?

  从去年起,荣耀就已经开放了自己的API接口,开始跟互联网平台公司及开发者谈合作,但遗憾的是,整体进展并不算快。

  一位AI芯片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他目前最大的担忧是硬件条件准备好了,但没有开发者参与进来,那过去这一年就白做了。

  任何一家对生态有野心的公司,都会向自己产业链的上下游渗透。成功的关键是能否使生态系统中各方受益。典型的生态建设如围绕安卓建立起的应用生态。为了迅速做大开发者规模,有些平台主导方甚至在初期许以超高分成和合作资源。

  2018年初,华为发布了AI开发平台HiKey 970,推动AI应用生态搭建,并将投入10亿元用于鼓励开发者创新。

  不过,人工智能专家刘峰认为,这还不是AI生态突围的关键,行业对AI手机的共识是什么,以及AI手机与智能手机的断代区别何在,才是核心。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消除开发者及合作伙伴的疑虑。

  5月的《AI终端白皮书》中,将AI手机所必需的能力分为人脸识别、语音助手、场景识别、系统优化等。而在应用层,终端需要支持不少于200个人脸特征点的美颜算法,拍摄主体的背景虚化,AR以及拍照翻译,比如路牌、菜单、商品说明等。

  这是一个积极的行业信号。按照赵明的设想,当行业有了共识,再基于AI引擎优化体验,就能逐渐形成自己的生态。

  技术问题则是另一个瓶颈,尤其是小米及vivo这样,受制于上游芯片商的厂商。

  小米的AI部门成立不算晚,2016年底其探索实验成立,核心团队由小米电视及小米云共同搭建。但关键AI技术仍靠购买以及合作。

  小米探索实验的相关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尽管包括NLP(自然语言处理)在内的核心研发,都由自己团队完成。但大部分技术整合交由包括思必驰、声智科技等在内的人工智能公司提供支持。

  这意味着小米的AI交互方案很难快速推进到更多设备品类里,形成生态。

  而为了快速布局AI生态,vivo的做法是与AI创业公司大量合作。去年,为了寻找最合适的技术合作伙伴,沈炜曾经亲自带技术团队前往美国硅谷、波士顿等地,走访MIT等研发机构和创业公司。

  尽管与外部技术资源合作能加快AI生态落地进程,但并不代表这些手机厂商能够完全倚重对方。事实上,大部分AI技术公司很难向手机厂商开放自己的核心代码及数据。而后者对硬件的人工智能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

  “人工智能的很多数据来自互联网知识、航空管家这类信息,大家一定要合作,当涉及到对方的部分时,就会出现一些断点。” 赵明表示。但他认为这一部分并不着急,最重要的是前期的沟通和理解。

  以小米的语音交互为例,由于依赖于海量问答信息,其生态体系朝智能化发展,背后需要庞大的知识库支持。这一点百度能够提共支持。但后者应更多是将自己的技术及数据包装成产品,通过接口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标准化服务。同时会根据合作的紧密程度,做数据等其他方面的定制化处理。

  对大部分手机厂商而言,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自身AI能力的大小。

  (本文首刊于2018年6月25日出版的《财经》杂志)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 1、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 2、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 NTN技术白皮书
  • 3、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4、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 5、回复“5GX3”免费领取《 R16 23501-g60 5G的系统架构1
  • 6、回复“iot6”免费领取《【8月30号登载】物联网创新技术与产业应用蓝皮书——物联网感知技术及系统应用
  • 7、回复“6G31”免费领取《基于云网融合的6G关键技术白皮书
  • 8、回复“IM6G”免费领取《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
  • 对本帖内容的看法? 我要点评

     
    [充值威望,立即自动到帐] [VIP贵宾权限+威望套餐] 另有大量优惠赠送活动,请光临充值中心
    充值拥有大量的威望和最高的下载权限,下载站内资料无忧

    快速回复主题    
    标题
    内容
     上传资料请点左侧【添加附件】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05-15 12:46:03
    渝ICP备11001752号  Copyright @ 2006-2016 mscbsc.com  本站统一服务邮箱:mscbsc@163.com

    Processed in 0.28695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移动通信网 - 移动通信论坛 - 通信招聘网 - Archiver